曾国藩,是我国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还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有很多头衔,而且每方面都干得不错,足以证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不仅管理人很有一套,看人也非常准,称得上眼光毒辣。

曾国藩1811年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家里虽然不是多么富裕,但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曾国藩六岁时就去了私塾学习,他很勤奋,八岁就能读四书五经,这并不是他天分有多好,而是他足够认真,足够坚持。

终于中了进士,入了翰林院,然后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路升迁,官至高位,他并没有骄傲自满,也没有误入歧途,反而勤俭节约,还时常提醒身边人要节省一点,他总是先自省再育人,所以大家都很服气他。

他为清朝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还翻译了第一批国外书籍,安排留学生赴美学习,他是我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功不可没。

曾国藩为人不只清廉,还很孝顺,在自己还是一个小官时,就想办法给父母寄阿胶,人参这类补身体的东西,他很少在自己身上花钱,但对父母是非常舍得的,因为他觉得父母养育他一场非常不容易。

对待和他有利益之争的人,曾国藩也是胸怀宽广,当时的他和左宗棠被称为“曾左”,左宗棠听了就觉得不甘心,他就问为何不是“左曾”,而是“曾左”呢?有个侍从胆子比较大,说了实话,但实话往往不好听,因为他说的是: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这句话让左宗棠深思了很久。

对于这些人,曾国藩都如此大气,那么老乡来找他帮忙,他定然也是不忍心拒绝的,那次,老乡来到曾国藩家里,提出不想干农活了,想要在这里谋个一官半职,曾国藩听完没说什么,先留他在家里吃饭。

在这饭桌上,曾国藩就看出了问题,因为他一生节俭,所以家里吃的都是糙米饭,但这位老乡吃了一口立马就吐出来,满脸的不高兴,剩下的饭也不好好吃,全浪费了,曾国藩看了他一眼,说道:吃完饭就回去吧。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能看出这个人吃不了苦,品行不端,还眼高手低,以后要是当官了,别指望他会是清官,曾国藩认为,这种不能堪用之人,就该在一开始扼杀,不给他犯错误的机会。

不得不说,曾国藩看人确实厉害,这都是岁月的沉淀和读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