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今晚播出的《中国民歌盛典》上,张淇演唱的摇滚版《王大娘钉缸》让摇滚与民歌发生了一次高能碰撞。张淇演唱时,舞台下的观众不由自主地随之舞动,就像音乐节现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大娘钉缸》原是北方各地流传的民间生活小调,本身也有非常深远的中国文化传承,它取材于明传奇《钵中莲》一折。张淇在《中国民歌盛典》中,将《王大娘钉缸》结合摇滚形式重新创编,全新的演绎让民歌焕发出畅快、鲜活的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授朱智忠表示,《王大娘钉缸》原本是一旦一丑合作、一唱众和的表演形式,非常受当地的老百姓欢迎。摇滚版《王大娘钉缸》虽然只有张淇一人演唱,但是摇滚的魅力以及张淇的互动天赋直接带动观众沉浸于歌曲演绎之中,呈现了摇滚民歌的一唱众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歌与摇滚,乍一看好像泾渭分明,但实际上它们又有着本质的共性,即以音乐的形式,不拘一格地表达对生活最直接的体会与情感,演绎生活故事,传递精神魅力。在朱智忠看来,摇滚乐的演唱方式、风格以及表达的感觉,在我们的民间音乐乃至我们的戏曲和曲艺当中无处不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音乐的体裁、形式、载体都是丰富多样的。阳春白雪是音乐,下里巴人也是音乐,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音乐从不会给自己标注等级,更不会拒绝任何人。真正有才华、挚爱音乐的音乐人会有一颗不局限自我、不局限表达的探索与创作之心,这种心底的赤诚也总让他们的音乐世界更加缤纷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6月3日正式上线的《新民歌大会》创演秀中,张淇就将广西的民族乐器和广西山歌曲牌调“柳啷咧”贯穿进歌曲《再见》的演绎中,让《再见》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