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 | 铎子

他在中国创造了一个新纪录。

在所有企业家中,他是第一个连续创立三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公司的人。

33岁创办携程,36岁创办如家,39岁创办汉庭。三家公司,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中国商界,季琦绝对是个传奇人物。

用知识武装自己

用知识武装自己

越是逆境,人越优秀。

1966年10月,季琦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个小村庄,家庭并不富裕。

某天中午放学,季琦顶着饥肠辘辘的肚子跑回家中,母亲甚至面露难色地跟他说:“家里没粮了。”

身处饱饭都满足不了的环境,季琦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唯一的出路是: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

逆境,促使季琦学习刻苦。

1985年,季琦首获努力后的胜利果实。当时19岁的季琦,以全县第二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就读工程力学专业,成为了人群中的优等生。

要知道,当时的大学生,可不像现在,毕业就面临失业,那时考上大学,毕业后基本都能分配到工作,拥有一辈子的铁饭碗,不必再为家中无粮发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以为终于可以挺直腰板了,初到大上海,却又让季琦生出了自卑之心,因为总有上海人笑他是“乡下人”,因为不懂上海方言,季琦在学校没少遭白眼。

那时的他,做梦都想成为有钱人,让人人对他刮目相看。

完成本科学业后,为了让自己站的更高,走的更远,季琦也决定再努力一把,继续用知识武装自己。

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继续攻读本校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人机交互和互联网,而这个专业为他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当他后来研究生毕业,漂洋过海到美国,在美国见识到了互联网的强大力量,而当时中国互联网产业尚未起步,季琦看准时机,回到上海,“创业教父”的传奇,就此拉开帷幕。

穷小子一跃成亿万富豪

穷小子一跃成亿万富豪

1999年,中国互联网风起云涌。

这年2月底,马云和十几个年轻人在杭州一所普通住宅里大谈未来。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中国电子商务之路从此开启。

同一年,另一个马姓年轻人,也在大展拳脚,在自己刚成立3个月的公司推出了即时通信服务——OICQ,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QQ。

两位大佬当时都风华正茂,正着手建立自己的帝国,意图改变世界。

33岁的季琦,此时也蠢蠢欲动。

他组了个交大校友的饭局,那时的他,与甲骨文中国区咨询总监梁建章,以及日后创立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沈南鹏相谈甚欢。

当他们喝酒吃饭吐槽机票不好买或者贵,并且当时互联网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国内消费者无法像国外一样从网上进行旅游出行预定时,他们一致认为,这其中存在巨大的商机。

三人立马决定合作,提出创办一家在线旅游企业。

当年五月,季琦出资40万,梁建章、沈南鹏各投入30万,以10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了携程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季琦最初想的是靠“向别学习”发家。

由于三人并无旅游业经验,所以在公司的初期运营操作上,基本都是照搬国外同类公司模式。

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在1996年就已经成立,并取得一定的成功,这给了国内互联网创业者不少方向。

不过在照搬国外同类公司模式去运营的过程中,季琦发现,国情不同,效果并不好,此时他开始意识到,团队中很需要一个熟悉旅游业的人。

同为上海交大校友的上海旅行社总经理兼新亚酒店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范敏,很快进入他的视线。

但当时范敏,对季琦多次抛出橄榄枝的行为,均选择了一一拒绝。

合作伙伴梁建章、沈南鹏也纷纷劝说:“再多找几个合适人选吧”。季琦却指出:“自己的校友都请不动,其他人更难搞定。”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来诸葛亮。

被屡屡拒绝的季琦,仍坚持不懈经常去找范敏谈梦想、谈未来。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范敏终于也被他说服,决定下海一起参与创业。

当携程四子组建完毕,他们随即做了明确分工,季琦和梁建章做联席CEO,范敏做执行总裁,沈南鹏做董事长及CFO,在一切分工妥当中,携程迎来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第一家旅游网站,他们先是采用了最原始的推销模式,靠着“扫街发传单”的地推模式崛起,挨家挨户与商家谈合作,邀请酒店入驻平台,同时在人流量密集的车站、机场等区位广撒卡片。

这样的做法,效果在当时异常的好。

仅4年时间,携程出行订票群体人数就出现激增,线上酒店数量更从7万家拓展到了22万家。

2003年12月,季琦迎来创业路上第一次敲钟,携程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一夜之间,季琦从穷小子一跃成为亿万富豪,圆了他那成为有钱人的梦想,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被踢出局

被踢出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携程的成功,为季琦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他仍未停下脚步。

就在携程发展得顺风顺水之时,一些网友对携程上酒店价格过高的吐槽引起了季琦的注意。

根据携程后台系统数据,季琦发现豪华型酒店并不受欢迎,而消费者对性价比较高的经济型酒店需求相当大。

当时上海仅有的两家经济连锁酒店—锦江之星、新亚之星,订房率超过9成。

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是出门旅游的人数,还是出差人数,都将随之水涨船高。

出门在外,总要住宿。

此时人们可以选择的酒店却并不多,要么是很贵的星级酒店,要么是很廉价,卫生不达标的小旅馆。

而那时较为符合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经济型酒店,仅有锦江之星和新亚之星两家。

商业嗅觉敏锐的季琦,随即从中再次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一个需求大,但存在严重供应不足的领域——经济型酒店。

之后,携程迅速重新制定战略,季琦作为携程的董事会成员牵头创建如家快捷酒店,成为如家首任CE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初期创办携程一样,作为酒店领域的门外汉,季琦能够想到的办法,还是“向别人学习”。

为了解酒店行业,他几乎住遍每一家锦江之星,研究它们的房屋布局和装修风格,甚至还会拿着皮尺和计算器去睡友商的酒店。

他甚至还会从服务员和大堂经理入手,主动跟他们聊天,以此收拢情报。

后来他将在同行中所学到的,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就这样,如家凭借简约明快的设计风格,干净无痕的卫生洗浴,合理适中的住宿价格,吸引了大批经常出差的客户。

为了让客户在下一次出游继续选择如家,季琦还在行内率先推出了会员积分制。

即客户每入住一次,就会得到相应的积分,等积分到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抵销住宿费用。

又是一个三年,2006年季琦创办的第二家企业,如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可这次上天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

因为在如家上市前夕,季琦就已被踢出局。

事情起源于,董事会某些成员认为季琦没有大公司背景,没有上过MBA,没有专业管理背景,对这个从农村来的穷小子并不信任。

一些成员认为,季琦是创业型人才,但不适合守业,他们更倾向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有着五百强管理岗经验的资深职业经理人来出任如家的CEO。

2005年1月,季琦就像乔布斯一样,被自己创立的公司扫地出门,带着股票和两年内不能再从事经济型酒店的竞业禁止协议,离开了如家。

不过很快,他就如同乔布斯一样,重新站了起来。

成为“中国创业教父

离开如家,他迅速展开第三次创业。

创办了汉庭酒店,主攻商务型酒店市场,开始进行中档酒店尝试。

只可惜,由于当时行业仍为经济型酒店主导,2005-2010年,我国经济型酒店以年均85%的速度疯狂增长,直至2010年才开始有所回落。季琦创办的酒店,因此并没有掀起多少水花。

苦熬两年,在2007年竞业协议到期后,季琦也立马结束了商务酒店业务,重新杀回经济型酒店领域。

因为他深知,以中国这么大的体量,至少可以容纳四到五家大型的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而中国又有谁比自己更熟悉这个行业呢?

得益于创办如家时期积累的经验,季琦做汉庭少走了很多弯路,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

汉庭的特色就是一个“好”字,在各个细节总是比同行好上那么一点。

他喜欢拿苹果的产品来类比:服务更好一点,设计更漂亮一点,价格比同类稍微高一些,又在成本控制之内。

汉庭酒店的口号是:人在旅途,家在汉庭。

所以汉庭酒店的设计,绝不给人感到冰冷,而让入住的客户体会到在家中的方便和舒适。以致住过汉庭酒店的人,都称赞汉庭为“比如家更如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季琦的第三份心血汉庭,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从此,让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连续创立三家市值超过10 亿美元公司的人。

季琦的脚步,仍未停下。

因为此时他的梦想,已经从成为有钱人,变成了要打造中华住宿业的世界级酒店集团,因此取“中华住宿”之意,把公司更名为“华住集团”。

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走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为了给经济型酒店做加法,季琦又决定成立全季酒店,再次进军中高端市场。

与此同时,季琦开始在行内展开了一轮并购,以核心自有品牌全季和并购品牌星程、桔子共同迸发进行中端升级。

到2022年底,华住集团开业酒店数量已达8543家,其中经济型、中高端酒店分别占比为57.9%和42.1%。

经过多年发展,到2022年,汉庭品牌客房数市占率已位居经济型连锁酒店第一,达12.4%;中高端方面,其旗下的全季、桔子、星程客房市占率合计也达到2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在季琦的带领下,2021年华住在全球酒店市场地位已位列第7,2022年在中国酒店市场规模位列第2,仅次于锦江国际。

2018年,在环球旅讯峰会上,季琦还放下豪言壮语:“华住不是风口上的猪,希望在有生之年,花上几十年的时间,将华住带到全球第一。”

季琦十分崇拜乔布斯,将乔布斯的头像挂在自己的办公楼里,激励自己。最终季琦也活成了乔布斯一样的人物,被人们称为“中国创业教父”。

二十多年的创业经历,塑造了一个“中国创业教父”,季琦在《创始人手记》一书中概括自己:“敢于冒险、勇于牺牲、富含激情、良好的商业直觉、开阔的心胸、执着和坚持、不断学习和反省。”我想应该是这些特质促使我永不停步。

他还强调:“其中,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从竞争对手、创业伙伴以及挫折和失败中一直获益最多。”

纵观季琦传奇的一生,他也的确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代表人物。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