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效果确实好,这次我是亲身体会了。不到半个月,我不晕了,原来沉重乏力的感觉也消失不见了,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近日,眩晕患者张大叔(化姓)高兴地对威海市中医院针灸二科副主任刘强说。

“这名患者的眩晕是痰饮病的一种。”刘强提醒,进入秋冬,痰饮体质的人群容易外感寒凉,诱发痰饮病。市民可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养生保健的方向,由“春夏养阳”转为“秋冬养阴”,避免体内的阴阳出现失衡,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秋季,张大叔发现自己开始头晕,头有沉重感,晕乎乎的,昏天地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起初,他以为是得了耳石症,进行复位后有所缓解。但是只要一受冷受凉,就又出现眩晕,而且眩晕的过程中,还非常的怕冷怕凉,后来病情加重还出现了耳鸣。

“我感觉我得了一种怪病。”打听得知市中医院针灸二科副主任刘强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张大叔便找上门来。

接诊后,刘强详细询问病情,同时查看了张大叔的舌苔和脉象,辨证其眩晕是由痰饮引发,是痰饮病的一种。“患者的舌苔为偏腻的水滑苔,脉象为弦滑脉。这些都是痰饮病的表现。”刘强说,询问得知患者的呕吐物以痰涎、水液为主,乍一看像是清水,实际上吐的是过剩的痰饮。此外,患者受冷受凉后病情加重,伴有怕冷怕凉表现,这是因为寒邪过伤阳,人体随之出现的反应。

根据患者的表现,刘强采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案,选用具有化痰、去水饮作用的脾经、肺经、三焦经的合穴和络穴,以及化痰作用的丰隆穴和利水作用的水道穴等经验穴进行针刺+艾灸治疗,同时应用经方苓桂术甘汤加减,起到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功效。“苓桂术甘汤是温化痰饮的首选方,临床上我们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辨证加减,疗效确切有效。”刘强说。

治疗不到10天,张大叔就发现自己的病情有所缓解了。治疗一个疗程后,他惊喜地发现不仅眩晕症状消失了,沉重乏力的症状也不见了。

“进入秋季,临床上遇到的痰饮病开始多了起来。”刘强说,痰饮病患者大多为痰饮体质。痰饮在人体内偏于寒邪,这类患者体质虚寒,春夏时节外界阳气充足,能够借助天时暂时镇住体内的痰邪,因此发病几率不大。然而,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外界阳气减弱,阴寒之气加重,患者内有痰饮,外感寒凉后,外邪引动内邪,就容易出现痰饮病。

中医认为,“百病多因痰作祟”。“痰饮病是针灸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刘强说,痰饮病生在里,人体生出痰饮就说明患者体内的寒邪较重,因此容易根据诱发位置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病症,比如痰饮在上表现为眩晕等病症,在中表现为胃脘痛等病症,在下表现为腹泻等病症。针对位置不同的痰饮,可以“腰以上者发其汗,腰以下者利小便”,使得在内的邪气得以外出。“但是也不绝对,也可以将痰饮从上引到下,通过利小便的方法排出人体。”

“由于地域关系,威海地区痰饮体质人群较多。”刘强说,这和海鲜有一定关系。常吃海鲜的人往往体质偏寒,这是因为海鲜入口后需要脾胃功能去运化,海鲜大多寒凉,消化过程中消耗了人体大量的阳气,所以时间长了就会偏于生痰生饮的痰饮体质。为此,他建议市民在吃海鲜的时候配合黄酒、生姜等辛辣食物,中和海鲜的寒凉;同时尽量避免寒上加寒的喝啤酒吃海鲜。

此外,刘强提醒,进入秋冬季节,市民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养生保健的方向,由“春夏养阳”转为“秋冬养阴”。“阴阳具有互生互根作用,会相互转化。秋冬时节过于伤阴可能导致阴虚疾病和阴阳两虚疾病的发生。”他表示,春夏养阳,是因为春夏时候阳气浮于表,阳气往外走,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要趁此时机重点养阳气。秋冬养阴,则是因为春夏时多发汗,发汗伤阴,内里的阴液减少,进入秋冬,阳气开始往里走,体内的阴阳出现失衡,所以需要重点养阴。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10余年,刘强精研《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将经典理论与临床结合,擅长针刺配合浮针治疗颈肩腰腿等各种痛症,针药结合治疗面瘫、慢性胃炎、偏头痛、耳鸣、失眠、带状疱疹、痛风、过敏性鼻炎、便秘、慢性前列腺增生等内科疾病,运用各种灸法治疗妇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