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欺骗消费者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 “隐藏款”的骗局:这种骗局中,骗子通过各种途径谎称自己出售热门系列商品,并设置一个最难获得的“隐藏款”进行饥饿营销,以引诱消费者为了获取这个“隐藏款”而反复抽取。但实际上,“隐藏款”抽中的概率极低,甚至可能不存在。
  2. “抽不到的好东西”的骗局:在这种骗局中,骗子谎称盲盒中可以开出高价值的物品,如手机、品牌化妆品等,并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高价值物品的截图都是骗子伪造的,为的只是保证每个盲盒都有奖。而为了得到这些所谓的奖品,消费者还需要支付运费。有些平台甚至直接“玩消失”,丝毫不留下任何侥幸中奖的机会。
  3. “抽中之后有套路”的骗局:在这种骗局中,骗子在假的抽盲盒软件或网页中,先让消费者抽中虚假的高价值盲盒,如手机、平板等奖品,然后再以缴纳手续费、税费等理由要求消费者转账。但最后并不会真的给消费者邮寄任何物品,从而诈骗消费者。

总之,盲盒市场虽然火热,但消费者在购买时也需保持理性,避免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抽不到的好东西”的骗局是一种常见的盲盒欺骗消费者的方式。在这种骗局中,诈骗分子通常会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盲盒内的商品,并声称这些商品价值极高,如手机、品牌化妆品等。他们通常会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并承诺每个盲盒都有可能开出这些高价值的物品。

然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高价值物品的截图都是骗子伪造的。他们会购买大量劣质商品作为奖品,并要求中奖后消费者还支付运费才能得到这些劣质商品。有些平台甚至直接“玩消失”,丝毫不留下任何侥幸中奖的机会。

这种骗局的典型流程如下:

  1. 骗子通过广告宣传盲盒内的商品,并配以虚假评论,唤起消费者的收藏心理和购买欲望。
  2. 消费者购买盲盒后,会被告知他们所购买的盲盒中有可能包含高价值的物品,例如手机、品牌化妆品等。
  3. 当消费者试图打开盲盒时,他们发现里面通常是一些价值极低的物品,或者根本没有他们所宣传的高价值物品。
  4. 诈骗分子会声称这些高价值物品的截图是真实的,但实际上这些截图都是骗子伪造的。
  5. 为了得到这些劣质商品,消费者还需要支付运费。
  6. 有些平台甚至直接“玩消失”,丝毫不留下任何侥幸中奖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