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三代世表》中说:“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意指殷商以前的历史太过久远,无法弄清年月,直到周朝以后,才能知晓时间。所以《五帝本纪》、《夏本纪》和《殷本纪》中只有帝王世系,没有具体的在位时间,从《周本纪》开始才出现年月记载。但《周本纪》里的西周历史是模糊的,只知道周武王大约在位15年,成王与康王总共在位40多年,穆王在位55年,厉王在位约36年,之后便是“共和行政”,年代逐渐清晰。其中,昭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的具体在位时间不详。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以“共和元年”(前841年)开始,公元841年之前的历史全部阙而不录。使后人无法知晓三代的历史究竟有多长,三皇五帝距离汉朝又有多少年,成为《史记》中遗漏的地方。

“三皇”是指伏羲、炎帝和黄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皇”是指伏羲、炎帝和黄帝

“三皇”是指伏羲、炎帝和黄帝

“三皇”是指伏羲、炎帝和黄帝

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说明在孔子的时代,人们就已经因“文献不足”的问题而无法了解夏朝与殷朝的历史了。

对于历史的分期,孟子也是大概估算说:

“由尧舜至汤、由汤至文王、由文王至孔子,皆五百余岁。”

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因而周文王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商汤是前1500年,尧舜则是前2000年。

至于尧舜之前,便是三皇五帝了。《左传》记载,公元前525年,郯子出访鲁国,叔孙昭子向他询问有关少皞氏的情况,于是郯子回顾了上古的历史,他说少皞氏之前是黄帝氏、黄帝氏之前是炎帝氏、炎帝氏之前是共工氏,共工氏再往前,就是大皞氏。

这个上古的朝代世系正好与《周易·系辞》吻合。《周易》说:“包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包羲氏就是大皞氏,也就是伏羲,为木德;神农氏是炎帝氏,为火德;黄帝为土德,在他之后的少皞氏也写作少昊氏,属金德。

《左传》里的“三皇”顺序是:伏羲、共工、炎帝、黄帝、少昊;《周易》里是:伏羲、炎帝和黄帝。传说伏羲之后是女娲,同为风姓,女娲之时,共工与祝融争天下,不胜而怒,乃以头触不周山,导致天崩地裂,女娲为此采石补天。这个神话传说隐含的意思是女娲、共工与祝融都是“包羲氏”时代的人,所以《左传》里的共工氏可以并入大皞氏里;而少昊是黄帝的儿子,所以少皞氏也并入黄帝氏中。

真正的《三皇》就是伏羲、炎帝和黄帝,对应的时代分别是包羲氏、神农氏和轩辕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帝”之中不应有黄帝

“五帝”之中不应有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里没有“三皇”,而是从“五帝”开始,并且把黄帝当做五帝之首;这篇《本纪》实际上是把《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尚书·虞书》拼凑起来而已。关于黄帝、颛顼和帝喾的内容,基本抄自《大戴礼记》。《大戴礼记》借孔子之说,说出西汉人对“五帝”的看法。

在西汉人的排列中,“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和帝舜。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颛顼的族子,帝尧是帝喾的儿子,帝舜则是颛顼的七世孙,比帝尧小了四个辈分。颛顼对应的是高阳氏、帝喾对应的是高辛氏、帝尧对应的是陶唐氏、帝舜对应的是有虞氏。在这个排位中,黄帝之子少昊的少皞氏不见了。

《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大史克对鲁宣公讲述上古的历史,说:“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敦;少嗥氏有不才子.....谓之穷奇;颛顼有不才子.....谓之梼杌。”这段内容也被《史记》抄入讲帝舜部分的内容中,“少嗥氏”写作“少昚氏”。所谓的““帝鸿氏”就是黄帝,在黄帝与颛顼之间还存在着少昊。如果把少昊列入“五帝”里,则黄帝应被挤出“五帝”之外,而列入“三皇”之中。

根据古人的“五德终始”理论,五行升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克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据此,汉朝人刘歆在《三统历》中将“三皇五帝”的“五德”顺序排列如下——

大皞氏——伏羲——木德。

神农氏——炎帝——火德。

轩辕氏——黄帝——土德。

金天氏——少昊——金德。

高阳氏——颛顼——水德。

高辛氏——帝喾——木德。

陶唐氏——帝尧——火德。

有虞氏——帝舜——土德。

“五德终始”看的是生序而不是克序

“五德终始”看的是生序而不是克序

从伏羲到颛顼是第一个轮回,从帝喾到夏、商是第二个轮回,所以夏朝为金,商朝是水。少昊不应被排除出“五帝”之列。

如果继续排下来,则周朝为木,秦朝为火,汉朝为水。但秦始皇却不这么看,他根据邹衍的理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采用的是水克火的“克序”。其实,早在秦文公之时,秦人就以“水德”自居了。为了迁就“水克火”的顺序,故而秦始皇强行把周朝的“木德”改成了“火德”。

到了汉朝时,贾谊、公孙臣上书汉文帝,建议改正朔,易服色制度,采用“土德”,来顺从“土克水”的顺序,说:“始秦得水德,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当时的宰相张苍坚持按“生序”来定位,认为汉朝是“水德”而不是“土德”。之后,汉武帝下令改历,易服色,尚黄,采用“土德”。

最终,到了光武建立东汉时,又根据谶纬,把“土德”改成“火德”,服色尚赤;汉末时,群臣上表向曹丕劝进,说道“舜以土德承尧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又把“克序”改回了“生序”。之后五胡乱华、南北分裂,“五德终始”之说日渐混乱而式微,从此衰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商周的历史编年已无法确定

夏商周的历史编年已无法确定

“三皇五帝”的时间已不可推算,夏、商、周却还能大致推测。

《夏本纪》里,夏朝共14个世代、17名国王,与传14世21帝的唐朝相当,朝代时长预估在300-400年左右。夏朝与唐朝一样,是一个出现过中断的朝代,《左传·襄公四年》记载了“有穷后裔”的故事,说夏国一度被有穷国取代;唐朝也曾一度被武周取代,二者的时长相差应不远。

《殷本纪》里,商朝有17个世代,共31名国王。《左传·宣公三年》记载,王孙满回答楚庄王问鼎时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可知,商朝大约存在了五六百年。

因上古历法简陋,史事不明,所以孔子与司马迁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采用“疑则传疑”的慎重态度来修史,故而不妄自给三代之前的历史编年。及至后世,腐儒渐出,按着自己的臆测来给古代历史妄加编年。

《晋书·束皙传》说:“《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可知古本《竹书纪年》记事从夏朝开始,不及三皇五帝;今天所看到的版本却从黄帝开始,并逐年列出历年发生的事情,其伪造、杜撰无疑。这本书中,商朝历年496年,已经跟《左传》“载祀六百”的说法不符。

《汉书·律历志》据刘歆《三统历》的观点,说夏后氏为金德,“继世十七王,四百三十二岁。”殷商为水德,“继嗣三十一王,六百二十九岁。”孔子比刘歆早了500年,尚且因文献不足而不知夏商之事;王孙满比刘歆早了600年,也只是笼统地说“载祀六百”,刘歆何以信誓旦旦地把夏商的时长精确到个位数?其不言不足信,不待辩而明矣。

到了魏晋之时,皇甫谧编的《帝王世纪》已经近乎小说了。里面说周武王驾崩时年过九十三岁,然而据《尚书》、《史记》所说,武王驾崩时其子成王幼弱,故而周公摄政,岂有武王年过九旬尚有幼子遗孤之理?

因此,三代以上的历史已经湮灭无闻,难以详考。“疑则传疑”才是正确的实事求是态度,如果妄加考订,要根据自己的臆断去弄出一个“三皇五帝夏商周年表”,无异于效仿魏收的拙劣把戏——魏收在《魏书》里为了拔高北魏的历史,竟追溯拓跋氏二十余代先祖的事迹,把蛮族部落酋长描绘成有德帝王,一一列其尊号,系其编年,终为后世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