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一个隐秘黑暗的千亿产业最近三年死灰复燃了,正在疯狂地收割着中国人的钱包。而且我敢打赌,你一定跟它打过交道,这个产业就是骚扰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知道中国人每年要接多少骚扰电话吗?2022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是4.99亿,这个数字和五年前相比,足足涨了237%。回忆一下,你是不是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什么银行给你30万备用金,游泳健身打八折,本市新开楼盘诸如此类的等等。更离谱的是什么?这些电话就跟长了千里眼顺风耳似的,你刚买完房子就接到了装修公司的电话。你前脚刚提了车,保险公司的电话就来了。

你可能会烦,你也怒了,你大吼道,别再给我打电话了,给他拉黑了,结果呢?下一通骚扰还会如期而至。那问题来了,这些人到底怎么弄到你的个人信息?为什么国家大力整治骚扰电话却仍然屡禁不止呢?甚至这几年还出现了一种越打压越猖狂的架势呢?这一切都要从电话骚扰背后的那条灰色产业链开始说起。这次咱们把格局拔高一点,一起来看一看这冰山下藏着的千亿灰产帝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8年的时候,央视记者曾经通过卧底的身份,来到了一家电销公司的呼叫中心开始了工作。这里有成百上千名销售,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电话推销自己的产品。老员工一天可以打2000多个电话,即便是新员工每天也至少打600个电话。这些公司会专门通过一些灰色渠道,买来用户的电话号码以及个人信息

公司会把这个用户分为两类,一类叫做“首咨”,啥意思呢?就是这种人过去从来没有接受过骚扰,所以防范骚扰诈骗的意识比较薄弱,容易上当。负责给首咨打电话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还有一类叫做“公海”,听着这意思就挺侮辱人的,就是经常接到骚扰电话的,不容易上钩的。给公海打电话的其实都是些新员工,他们可能一天连续给你打十个骚扰电话,目的其实就是练手,能成交就算是意外收获。在他们的眼中,你根本不是人,而是一串冰冷的号码,不把你压榨干净嚼成渣,他们是不会放过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问题来了,这些人是怎么知道你电话号码的呢?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叫做“料商”。“料商”顾名思义就是提供物料的商人。在骚扰电话的这个圈子里,大多数公司的电话号码都是从料商那儿买来的。你想我们平时出门在外,无论是住酒店,买房,还是上网买东西,哪怕你新注册一个APP的账户,都会要求你填上一系列的个人信息。有些APP的内部员工就会悄悄把这些信息转卖出去。

最近几年,还冒出了手段更加高级的招数,就比如说,去年315晚会曝光的,一家公司在商场写字楼里面悄悄装了一种特殊的装置,一旦有人连上这个商场里的WiFi,这个装置就能自动窃取用户信息。对于用户来说,信息被卖给电销公司已经是不错的命运了,还有一部分人会被转卖给诈骗团伙。像之前爆出的医保骗局、AI诈骗,都是由电话骚扰的温床里滋生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是泄露信息屡禁不止,一边是各骗局嗷嗷待捕,久而久之,一条由料商、电销公司和诈骗团伙组成的骚扰电话产业链就正式形成了。这里面到底涉及多少利益纠葛,没有人算得清楚了,但是有人粗略统计过,中国每年骚扰电话的总量已经突破了一千亿次。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平均中国人每年都要接到71.4次骚扰电话。听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了,这么大的事儿为啥就没人管呢?其实是一直在管的。

在2018年到2019年,中国骚扰电话的数量是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信部专门针对骚扰问题进行了一次整治。可整完没多久,骚扰问题就又卷土重来了。为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技术太发达惹的祸。这年头不少诈骗公司那是真的走在科技前沿。你看今年哪怕是GPT这么火,但还是很多人没弄明白这到底是个啥?可是这些诈骗公司、电销公司早就开始用AI技术模拟真人语言,大批量的给人打骚扰电话了。他们甚至用AI技术分析用户资料,判断哪些人更容易上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诈骗技术进步的速度非常快,自然导致监管难度随之提高了。另外一方面,整条产业链是盘根错节的,不少企业是一边当运动员,一边还当裁判,一边搜集信息,一边贩卖信息,他们自己就是整条电话骚扰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总说,科技是把双刃剑,一面是指向未来,我们用它披荆斩棘,另外一面指向的恰恰是人性的弱点,我们还得学会空手接白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