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卢泳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稳增长政策落地,今年以来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但A股整体震荡波动,很多投资者依然存有顾虑。建信基金认为,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处于较低位,或是投资者逆向布局的机会。

建信基金正在发行的权益新产品——建信锋睿优选混合(A类:018268 ,C类:018269),由“长期均衡老将”姜锋执掌,助力投资者把握四季度权益市场投资机遇。

据介绍,建信锋睿优选投资组合中的股票资产比例为60%-95%,且能够以不超过50%的比例投资于港股,同时在A股、港股两地精选质地优秀、具备长期价值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以期获得长期可持续的Alpha收益。

具体来看,建信锋睿优选主要围绕三大主线选股:以消费为代表的经济复苏机会,有望迎来估值底、政策底、盈利底的相继演绎;把握回调机会布局成长股,关注创新药、工控自动化、飞机发动机等赛道;港股方面,将着重挖掘特色板块,包括创新药、云计算、特色消费,以及金融等。

“金牛名将”姜锋执掌

建信锋睿优选将由“金牛名将”姜锋执掌,他拥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12年基金经理任职经验,现任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姜锋出身金融科班,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读研期间,姜锋就已经开始从事行业研究工作,2007年毕业后直接加入建信基金,一步步从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并在投资领域有所建树。

姜锋曾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一个没有标签的基金经理,也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的基金经理。”

实际上,姜锋是行业里少数几位多次成功穿越“牛熊”的老将,是建信基金的权益投资的中坚力量。

从投资逻辑来看,2016年之前,在中国经济周期性更为明显的市场环境中,姜锋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再叠加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

2016年后,姜锋开始从中观行业角度切入,通过追踪中游行业指标,选出预期盈利优势突出的行业,再结合自下而上的个股筛选,进行组合的构建。

在对行业景气度进行分析时,姜锋将其划分为周期景气和成长景气。对于周期景气,姜锋比较关注行业的价格拐点和供需拐点;对于成长景气,则重点关注对未来企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有影响的指标。

基于这些指标数据,姜锋以固定的频率进行组合回测,再根据对个股的研判进行持仓调整,这也是他能够穿越“牛熊”的原因之一。

得益于研究员期间对煤炭、公用事业、电力设备、环保、传媒、食品饮料和家电等多个行业的深入研究,让姜锋在行业景气度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做出调整,并且始终保持均衡的投资风格,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基于良好的投资框架和方法论,姜锋管理的基金产品取得持续优胜的业绩表现。

目前,姜锋在管的建信健康民生A、建信优势动力(LOF)均已超过9年。据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建信健康民生A历史总回报487.8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67.55%,超额收益420.25%,近3年、近5年也相较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实现显著超额。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建信优势动力(LOF)自成立以来历史总回报192.5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61.19%,超额131.32%,近3年、近5年也同样有超额。

值得注意的是,姜锋在行业配置方面表现出均衡配置的特点,姜锋对此的解释是,自身性格不极端,投射到投资风格上也就构成了行业均衡分布、个股分散持有的特点。

不断发展的建信基金

建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是国内首批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自成立以来,建信基金通过不断升级优化整体投研体系,在保持原有固收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发力权益领域,着重提升权益投资管理能力。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建信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近2年、近3年、近5年收益率均排名全行业前20%,具备领先优势。

在权益投资方面,建信基金拥有陶灿、姜锋、邵卓、王东杰、周智硕等一众中长期业绩出众的基金经理。在上一轮牛市中权益基金经理发行产品非常克制,这是建信基金一直稳扎稳打的原因之一。

在业绩的加持下,建信基金赢得不少投资者的信任,尤其专业的机构投资更为偏爱建信基金旗下产品。

据iFinD数据,截至2022年末,建信基金旗下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共有66只,其中有38只产品机构持有比例超过10%,32只产品机构持有比例超过20%,21只产品机构持有比例超过50%。

与此同时,建信基金权益投研能力也受到行业权威机构的认可。6月7日,在第十八届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奖”评选中,建信基金荣获“十大明星基金公司奖”。

8月17日,在第二十届中国基金业“金基金奖”评选中,建信基金再次斩获“金基金·TOP公司奖”。

另外,在天相投顾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基金公司评级结果中,建信基金获评“主动股混三年期5A评级”,权益投研实力彰显。

在近期举办的2023年度投资策略会议上,建信基金总裁张军红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将继续发挥好专业资管机构的资源配置作用,深刻洞察资本市场周期的变化,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