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联合体是落实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各地在探索推进医联体建设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百姓就医。10月20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了第三届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沙龙活动,他们是如何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患者身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医院的众多检查中,心电图是最普遍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不管是住院、门诊病人的诊断与治疗,还是健康体检,都离不开它。但是受限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施、技术和服务水平等条件的不足,心血管疾病患者没能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并不少见。

南宁市青秀区桂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梁伟欢告诉记者,由于人手紧缺,原来他们这里负责心电诊断的工作人员是医学影像相关人员,既要负责超声检查,又要负责心电图检查与诊断工作,平时很难安排进修学习,专业水平一般,对疑难或复杂心电图的诊断能力欠缺,难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在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远程心电诊断业务合作之后,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远程心电诊断开展以后,辖区的居民在我们社区中心就能够就近享受到跟三甲医院一样的心电诊断服务,而且检查费只按照我们基层的一级收费标准来收就行了。如果是在检查当中发现出了问题,需要进一步诊断或者治疗的,我们可以跟医疗集团这里沟通好,能够开绿色通道,让居民能够快速地找到相应的科室来住院,或者到门诊开展进一步的诊断或者治疗。”

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带来的益处,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也深有体会。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医务部副部长李莺莺介绍,在2019年,他们和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心电远程诊断合作协议书》,这一举措极大地缓解了当时医院心电诊断医师紧缺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这一片区主要都是邕宁区的村民们,下面的卫生院的病人也会转到我们这里来,所以我们也衔接了下面医院跟上级医院。我们当时搬过来的时候,非常缺医生,招不到医生,我们心电图也是缺了很久,我们也需要市一的支持,所以当时他们的院长就带队去调研了我们心电图,然后就给了我们远程的(心电)诊疗。2019年开展了这个业务以后,到了2020年,我们心电的诊断数量翻了一倍。”

据了解,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充分发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技术优势,自2016年起已投入近千万元,开展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包括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远程视讯)等系统建设。同时,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开展远程医疗协作建设,自2018年起,先后与贵港市桂平市、玉林市陆川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等地3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签约开展跨区域精神病专科联盟及远程诊断合作,极大缓解基层、边远地区卫生专科医疗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专科疾病的诊断、救治能力。此外,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探索、打破体制壁垒,与自治区司法系统6家戒毒所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合作,对戒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疑难杂症诊断、就医绿色通道构建等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目前,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单位已有近50家。服务范围延伸至桂林市、玉林市、百色市、北海市、贵港市及南宁市的六市三县六城区,逐步织密市一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据统计,截止2023年9月,已开展远程心电、影像、脑电图诊断合作近80万例次。不仅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或设备紧缺的困难,更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凌宇介绍。

记者: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