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确认,哈马斯释放了10月7日突袭以色列时挟持的美国母女朱迪斯·拉阿南和娜塔莉·拉阿南。

这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哈马斯释放的首批人质。

这两名女子在加沙边境被移交给以色列军队,“正在前往以色列中部的军事基地,与正在那里等待的家人们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对卡塔尔和以色列在确保人质获释方面的合作表示感谢。

卡塔尔是哈马斯的支持者之一,卡塔尔不能彻底得罪美国,于是促成了释放美国人质。

哈马斯曾经释放过愿意谈判的信息,以色列选择了无视。

以色列在借着要报复哈马斯实现进一步占领巴勒斯坦,彻底消灭哈马斯的目的。

以色列对加沙的种族灭绝式的围困和屠杀,已经造成人道主义危机。哈马斯也面临巴勒斯坦温和派的反对,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就曾经谴责过哈马斯的袭击。

此时释放美国人质,既是给卡塔尔面子,也是释放一种信息哈马斯可以进行人质谈判。

如果美国或者以色列愿意进行谈判,当然是有条件的,这样至少可以缓和一些当前的局势。

只是目前的以色列相当强势,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完全拒绝谈判。

美国当然有心捞回自己的人质,也有心缓和一下当前的紧张局势,避免爆发更大的冲突。可架不住以色列完全不听劝阻我行我素。

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一面安抚周围的阿拉伯国家,用武力威慑伊朗,同时尽量避免在加沙地区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美国一直在与埃及沟通,希望开通人道主义通道,以便在巴勒斯坦的外国人离开,约旦提出必须要以色列同意各国提供的援助物资通过通道进入加沙,可以色列反对,美国的沟通失败。

以色列在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负资产,可目前美国无法放弃中东,更不能允许伊朗的势力在中东扩张,只能不顾全球反以浪潮,全力支持以色列。

哈马斯发动袭击引发了这一轮的巴以冲突,在随后的大博弈中,哈马斯因为实力不足,已经不再是主角。

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冲在了反以的第一线,原本应该冲在前线的阿拉伯国家态度暧昧。

刚刚结束的阿盟会议,只是表态反对以色列的暴行,要促成停战。

可面对以色列的兵锋所指,如果没有军事准备和经济制裁,显然不能阻止以色列的野心。

很多阿拉伯国家很富有,但确实军事能力不足,但如果连经济制裁都没有,那就是完全置身事外,不敢招惹以色列。

在中东也只有伊朗有军事实力与以色列对抗,伊朗也有心在中东扩展影响力,如果能引导这一次反以的军事斗争,无疑伊朗将成为未来中东最有号召力的国家。

伊朗也有难处,巴以冲突之初,美国就派遣了两艘航母进入中东海域,随后又派遣了2000特战部队进入以色列,并给以色列提供了大量导弹。

这一切显然不是针对哈马斯的,都是在威慑伊朗,压制伊朗不要对以色列出手。

如果伊朗和以色列的对抗升级,美国一定会全力支持以色列,甚至不惜直接攻击伊朗。

有意思的是,联合国近日已经放开对伊朗的导弹管制,伊朗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进口和出口导弹了。

伊朗能得到哪方面的支持,支持有多大,现在很难说。

俄罗斯肯定会是支持伊朗,但俄乌冲突已经让俄罗斯实力远不如从前。

中国会给予一定支持,但支持到什么程度也很难说。

阿拉伯国家因为一贯的尿性,就不抱希望了。

其他伊斯兰国家鉴于美国的压力可能也是有心无力。

如果伊朗不能明确背后的支持,也很难支撑这一场战争。

近日,将在埃及召开绕开美国的伊斯兰国家会议,专门针对巴以冲突,同时有欧洲国家和中国参与。

现在关键还是阿拉伯国家的态度,因为毕竟就在中东,他们都是当事国。现在伊朗已经表示愿意出头,如果阿拉伯国家都能统一表示全力支持,那真正担心的将是以色列和美国了。

以色列这次如此强硬,如此嚣张,其实都是阿拉伯国家惯的。如果这次不能阻止以色列的扩张倾向,未来的中东,只会更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