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税务部门对广东、江苏等地富士康集团旗下企业进行重点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河南、湖北富士康的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的新闻忽然上了热搜榜的第一位。

对一家国内企业进行正常的调查和稽查工作,本是再正常不过的工作。但富士康显然不是一家简单的企业,而且两个部门同时针对富士康进行执法,无论本意如何,都不免引发社会联想。

富士康不仅是一家台资企业,它的特殊性一方面表现在用工人数极多,目前全国40多个厂区,员工总数超120万人,可谓是国内最大的工厂。另外富士康也是很多地方GDP和进出口总额的支柱,尤其是广东和河南,富士康对当地的经济贡献更加显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厂子大了,难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富士康高层极为高调,比如郑州富士康,就是当时的市里一把手和省里面的领导几次赴台会谈争取过来的,郭台铭也曾经狂妄地说过:富士康是给国人赏饭吃。

一家独大的局面让富士康享受到了国内许多城市的特殊待遇,在征地、税收上给出其他企业根本不可能有的待遇。比如郑州工厂政府给批了1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还负责征地基建,为了厂区顺利投产,还号召各地劳动部门摊派式招工满足工厂所需。就在去年这个时候的疫情期间,甚至号召基层干部进厂打螺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土地、基建、人力资源给富士康亮绿灯之外,税收优惠更是前所未有。多地对富士康的入驻都给出了5年免征增值税,后5年减半征收的优惠,全力支持富士康做大做强。

本身这是双方互惠双赢的局面,通过对富士康的大力支持,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但企业和政府的利益并不一致,何况是一家台资独资企业。富士康享受到了国家招商引资的红利,却不仅在很多大的方向上和我们唱反调,反客为主,给政府出难题,还在很多方面突破法律法规的底线。

这次国家集中对富士康及旗下企业展开调查,绝不是日常监管那么简单,肯定是发现了问题后的集中行动。当然在时机选择上也颇具意味,就在不久之前,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争取“独立参选”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资格,政治上的野心也让人与此次企业被查挂上了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富士康和美国走得颇近,不仅斥责百亿美元在美国建厂,还配合美国把国内生产线向东南亚其他国家转移。享受完了中国的红利就跑,国家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在进入中国大陆之前,富士康还只是一个三流的代工企业。正是中国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廉价的土地成本和税收政策,才让富士康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

此次国家出手,就是在关键时候扼制住资本外逃的脚步。几十年的总账一起算,估计够富士康喝一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士康在郭台铭义无反顾的想在政治上实现自己野心的背景下,逐步撤离中国市场是大概率的动作。富士康的离去短时间内肯定会对我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国内高科技电子产品代工的优势不会改变。

苹果公司 CEO 库克日前到达浙江嘉善立讯精密工厂参观,接受采访时称,95%的苹果产品仍在中国制造组装。立讯精密董事长曾向媒体透露,今年为苹果生产三款 iPhone 15,该业务在过去一年翻了一番。

不难看出,短时间内中国制造的地位并不会因某些超级工厂生产线的转移而发生大的改变。对于那些吃着中国,却与我们为敌的企业,我们并不欢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都是企业最基本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