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实案例!

· 全部都是套路·

陷阱

诈骗!!

近日,晋安区检察院对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起公诉。该案涉及犯罪嫌疑人100余名,被害人2000余名,涉案金额达1600余万元。

“幸运”者的“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3月,王女士在微信群因抢红包认识中年男子李照(犯罪分子假名),双方添加好友后经常聊天,一来二去,在攀谈中得知“多金”的李照主要从事投资、代理、销售保健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女士在李照“热情”引导下,很快加入了“保健品销售”微信群。原本就怀着“暴富梦”的王女士,在看到微信群中那些高大上的宣传视频、颜值出众的代言人、频繁更新的销售订单、被人哄抢的代理名额等聊天记录时心动难耐,心想终于不用再为投资无门而烦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王女士在李照的“关照”下,“幸运”的抢到代理名额。代理名额一拿到,王女士不假思索的马上就按对方的要求缴纳了十余万元的代理费。缴费后,王女士高涨的情绪趋于平缓,在确认代理情况中就发现了很多异常,于是多次要求退费,直至被对方拉黑,王女士的十余万元“投资款”最终还是消失在网络的那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网”者的“入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察官对该案全面审查后发现,2022年7月,池某某与蔡某某合伙成立某商务服务公司。随后,池某某与蔡某某发展陈某、雷某在福州市晋安区开设了三家公司作为某商务服务公司得分公司。

为了更好的完成“诈骗”目标,池某某与蔡某某为分公司提供了完整的话术、产品、人设、宣传视频、发货、商学院课程等技术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分公司的业务员用话术、人设、产品等把李照包装后成功的中年男子“李照”的身份,通过微信与被害人聊天并获取被害人信任后将被害人拉入微信群。业务员以组为单位在微信群内互相烘托,通过伪造虚假聊天记录、虚假客户下单记录等材料,虚假承诺对接商超,营造代理名额有限、订货后不愁销路的假象,诱骗被害人缴纳人民币29800元至129800元不等代理费。在被害人要求退款时,由售后人员和组长以各种理由推脱消除客闹。案发时,共有2000多名被害人被骗取人民币1600余万元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察官带你解析网络诈骗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诈骗分子通过在网络平台或微信群发广告、发红包的方式添加你为好友,拥有了“最特别的缘分”且“幸运”的你加入“投资”群聊,“一出好戏”正式开场——

网络中有这么一群“高尚”的成功人士,他们有钱自己不赚,还想方设法的要把“高回报 高收益 稳赚不赔”大项目分享给陌生的你,一心只想帮你实现“一夜暴富”梦——其实,这就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的你还保持戒备心,在诈骗分子的鼓动下会小额投资试水,很快你就会盈利,并得到返现。但是,在你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诈骗分子又会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直至你发现自己被骗时,就会被踢出群聊并拉黑,往往此时的你已被深度洗脑、倾尽家财。

“投资群”里都是诈骗同伙扮演的经销商、投资者,他们很是热络,不时的发布各种虚假的赚钱截图、销售订单或者直播“产品推销课程”,只为骗取你的信任。手段高明的,还会打造虚假人设与你确定婚恋关系,或谎称拥有“特殊资源”、掌握平台漏洞等方式,引诱你开设账户进行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大群众要捂好自己的钱袋子,坚决不参与非正规渠道的投资理财,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文案:罗丽容

编辑:黄绿咏

审核:政治部

晋安检察

微信号|jaqjcy

新浪微博|晋安检察

抖音号 | 晋安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