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浮白云,夜雨打芭蕉。每每的秋雨过后,秋天的凉意便袭上心头,许多人,或许就会多了一些悲秋的感觉。

想起了清高自洁的陶渊明,想起了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这种人淡如菊的闲适人生,让人羡慕,那是怎样的一种南山情怀啊!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看那无名的野菊怎么就没有悲秋的伤感呢?在这样的悲秋中,何不从容地做一朵阳光下优美开放的野菊呢?

可是,可是,有些事情有些哀愁,与旷达真没有关系,我们仅仅也是凡人而已。

如果悲秋也有排名的话,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两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01

经过元丰二年,惊心动魄的“乌台诗案”的折磨后,苏轼侥幸被释放,后谪贬黄州,过着近似流放的生活。

在元丰时期的贬斥生活中,他虽被迫表示要闭门思过,但是实际上却并未缄口搁笔,跌宕起伏的经历恰是给了他无限的灵感,在黄州的五年,接连创作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

这首《西江月》作于被贬后的第一个中秋夜,流露出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婉,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自遭贬斥后,很多人避之如水火,他独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

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

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此情此景,苏轼心中既有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苏轼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这首词意境与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写于密州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那首词中,苏轼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与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相比,两词都是借写景抒怀,都渲染了一个“寒”、“凉”情绪意境,给词蒙上了一层深厚的情感意蕴。

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节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前者写天上人间之“清寒”,后者写现实人间之“凄凉”;前者想象天上人间之“寒”以反衬人世间值得留恋,后者借人间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凉”的心灵。

两词相得益彰,情韵悠远,表达了饱受政治打击的苏轼对历史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恋。

两首词都有一个共同点,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一时难以排遣,化成了一个天涯沦落人的宣泄,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02

著名的戏曲作家马致远生活在宋末元初,曾经亲身经历宋朝被蒙古军队灭亡的全过程。他年轻时随着宋军南下,希望能为挽救宋朝出一点力,但是却已经回天乏力。

宋亡后,他在元朝做过几年小官,到处漂泊。他对元朝统治心有不满,想反抗,但却孤掌难鸣。到了壮年的时候,现实仍然没有给他一点施展抱负的机会,他的内心十分痛苦,经常发出“困煞中原一布衣”的呼喊。

到了晚年,马致远的豪情壮志被残酷的现实磨灭尽了,慢慢地对人间的一切都看得十分透彻,开始希望过隐士的生活,不再卷入种种烦恼之中。

深秋季节,他看到渐黄的树叶随着西风飘飘落地,看到绿色的草地变成一片枯黄,看到萎谢的花瓣洒满无人经过的小径,不由得同样发出“人生几度秋凉”的悲叹,提起沉重的笔写下了一曲《秋思》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这首《秋思》抒发了一种独特的情绪。他不写离乡或者归乡的感受,而是写一个游子在外漂泊的过程中的某个生活片段,突出了“断肠人在天涯”的情绪,表现了一种为生计而苦苦挣扎的感受,所以《秋思》便成了表现游子漂泊的绝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枯藤老树昏鸦”纯粹写景,枯藤、老树二词着眼于生物生机的丧失,写出秋天的萧条;昏鸦则给人一种寒冷,沉闷的感觉,整个一句话构成一幅寒鸦绕树寻巢图。

“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三个并列的意象,以舒适温暖的意境反衬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愁。

“古道西风瘦马”也是三个并列的意象,突出表达了游子孤独落寞的心情,展示了一种沉闷、压抑、悲凉的情调。

“夕阳西下”,这句话点出时间,重复前面的悲凉情调,来到这里更加强化了这个哀伤的情绪

这个意象将前面三句话中的九个意象统一在黄昏色调中,抒发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落寞心情,为下文“断肠人”的出场作了厚实的铺垫。

最后一句话“断肠人在天涯”交代了羁旅行人所处的环境,即人在天涯,想归而不能归,想停下来但是又不能停,最终不得不继续前行,他自身处于一种身后无路身前路无穷的困境之中:所有的乡愁都堆砌在心头,使这个“断肠人”肠断泪流,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漂泊,简单的六个字却写尽了无限的情怀。

这段意境悠远、发人无限沉思的散曲,几百年来被人们称为“秋思之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是夕阳西下,还是夜幕降临,只要到了晚上愁绪的系数会自动拉满,正如崔颢所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正愁。”“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煞人。”成年人的世界,大抵真的是只能自我消化,自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