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15年前的顾跑跑吗?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世界震惊!

当时,涌现出一批可敬又无私的教师。

而丢下学生独自逃生的范美忠,却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时间,引发全国性的谴责、唾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于学生逃生,后为自己辩解,遭万人唾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

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课的范美忠,感到课桌微微晃动,他并没有太在意。

然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猛烈地晃动起来。

这时,他一下意识到发生了大地震。

出于本能,第一反应就是“跑”。

他毫不犹豫的冲出教室,全然忘了教室里的学生。

以最快速度跑到了学校的操场,过了一会,才有学生跑过来。

虽然他立刻投入救灾工作中,但“先与学生逃生”这件事,还是在网上引起了谴责。

而让他开始受到万众唾弃的是,缘于他发表“关于描述自己在地震时的所做和震后的感受”的文章

他在文中说,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也是自己的权利,在生死时刻,除了女儿能让他牺牲自己,哪怕是生他养他的母亲,他都不会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这番言论,瞬间引起了全国性的声讨,“五岳散人”给他贴上了“范跑跑”的标签。

虽然发文之前,范美忠做好了被人谴责的准备,可没有想到舆论的海洋,如此汹涌。

不仅网上的谩骂如潮水般袭来,学校收发室的电话也不分昼夜、络绎不绝,几乎成了他的“专用线”。

2008年5月25日,他开始发文反击,回应网友的批评。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众多学者、网络大V和各大媒体纷纷发文,斥责不断、骂声四起。

甚至在6月6日,他的母校哲学系教授王海明。

在专访中斥责,他的行为超过道德底线,诚实不知耻。

范美忠顶着铺天盖地的指责,与舆论进行激烈的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6月7日,他参加凤凰卫视中文频道《一虎一席谈》节目。

节目中,范美忠认为,自己没有错,只是像正常人一样,做了一个人性的选择而已!

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思想,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别人敢于牺牲自己的人,这是他的权利。

一下激怒评论员郭松民,称没有见到过像他这样无耻的人。

还在随后节目电话联系校长卿光亚,听到卿校长为范美忠解释时,愤然离场。

声讨不断,甚至开始呼吁教育局,撤销范美忠的教师资格证;呼吁学校,解聘范美忠。

迫于这一声声的呼吁,学校决定,无限期延迟范美忠上岗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激烈反应,实则思想和性格的必然

他的好朋友李勇认为,他发表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做出这种反击的行为,是必然的。

范美忠,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偏远农村,姐弟5人,他是老幺。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父亲经常与母亲争吵,还嗜赌,不干活,就靠母亲一个人干活维持家用。

经常笼罩在饥饿中是常有的事,可母亲还是尽最大能力,供他读书。

看着辛苦的母亲和破败的家,范美忠学习十分刻苦。

终于在1992年,20岁的范美忠,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

原本,以成为学术大师或思想家为理想的他。

在进入北大后,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做题的傻子。

他不会唱歌,不会跳舞,就连同学唱的英文歌,讲到米兰·思德拉,他从来没听过。

发现自己的无知,他感到无比的失落。

在大学四年,他只做两件事,踢足球、看书。

他把诸子百家、古代史、各种文人思想看了个遍,也构建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始产生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抨击,觉得教自己老师的水平太差。

甚至,在毕业后发表了一篇万字门,把系里的老师批评了个遍。

1997年,他毕业了。

立志成为鲁迅、王国维那样的大师,觉得唯有当老师,是离这个梦想最近的地方。

回到四川,凭着文凭,进入四川自贡蜀光中学任教。

由于对应试教育的不满,课上经常发表一些反对课本的话。

校长多次找他谈话,他都不屑一顾,最终,他被劝辞。

随后,他又辗转广州、深圳、重庆、北京、杭州等地,都因言论过激,而失业。

兜了一段时间,他又回到了四川。

这次,因公立学校那种西方的教学思维和他的教学理念相同,他选择私立学校,四川都江堰是光亚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在课堂上讲课外知识的同时,也加上了课内知识,既有课内的重点,又引经据典。渐渐受到学生的喜欢。

范美忠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尽管工作得到了肯定,但受到原生家庭和四处碰壁经历的影响。

范美忠极度敏感,言辞极端,不通世故,喜欢和人讨论问题,一旦揪住对方的错误,据理力争,必须分出是非。

2006年,他和成都文化人宋石易,一起吃饭。两人从互骂,到差点动起手来。

还有一次,教育作家,蔡朝阳发文称,范美忠额头的三个印记:自大、偏执、好为人师。

他为了“面基”,特意坐飞机从广州飞到绍兴,与蔡朝阳聊了整整3天。

所以,蔡朝阳评价他:“喜欢辩论,执着如怨鬼、纠缠如毒蛇。”

范跑跑”事件发生,他必然反击,而且言语必然极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毅然辞职,低调生活。归于平静

2015年,范美忠的10年合约到期。

尽管,他知道没有地教书,也没人请讲座,更没人给他出书,还是选择离职。

在距离成都50多公里的崇州乡村,租下一栋三层毛坯民房,一家人就生活在这里。

靠着线上讲《红楼梦》和庄子,来维持家用。

范美忠其实是物质要求特别低的人。

当年在广州工作时,他仅是租了一个400元的房子,屋里只有一床一桌,连个衣服厨都没有。

夏天的衣服也仅有两套,只为来回换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他与妻子相恋结婚,2007年女儿出生,2015年儿子出生。他开始让自己“奢侈”起来,在成都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房子。

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他格外讨厌像父亲那样的人。

受到鲁迅做父亲的思路,加上对应试教育的深恶痛绝。

他的两个孩子放弃公立学校,开始在家学习。

儿女很爱滑雪,每年假期,都会特意带着他们去北方的滑雪场。

女儿喜欢画画,他就重点培养,现在女儿的作品已经被艺术馆收藏。

他还鼓励女儿每天写文章,女儿虽没上公立学校,但已经可以靠画画,滑雪、写文章养活自己。

渐渐的,他开始过起,离群索居的生活。

母亲去世后,他几乎没有再回到老家。

几年前,他陆续从小学、初中、高中、北大92级、历史系、北大四川校友会的群中退出。

他说,退了几乎所有的群,不想和他们交流思想,和他们一起交流,如鸡同鸭讲。

现在,他虽崇尚自由,却开始认为不能脱离实践;虽沉浸自己的精神世界,却从鲁迅转到庄子

他说,已经不再想着改变世界,而是学会了坦然接受。

50岁的范美忠,承担起做饭、照顾孩子的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2018年,记者还问过范美忠,如果地震再来一次,你还会和当年的选择一样吗?

范美忠坚定地回答,我的想法和观点没有改变,不管外界对我做出什么样的评价,我不后悔当初的做法。

人民网论坛曾称“范美忠的逃跑,给每个中国人出了一个难题!”

是呀,当面对同样的情况,我们自己应该怎样选择呢?

对于他的家人和自身安全来说,他的做法没有错;可对于社会而言,作为一名教师,就是不负责任。

尤其是事后,言论犀利。

有人说:人有权利选择懦弱,但也必须为自己的懦弱负责。

这个世界需要高尚的人,如果做不到,请致以敬意。

这个世界需要发光的人,如果做不到,请保持沉默。

作者:半月

编辑: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