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思成、林徽因与费正清、费慰梅四人的搞怪合影(左起:费正清林徽因梁思成、费慰梅)。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我和我的妻子的一生中所产生的影响是独特的。或许,我们的经历正足以表明他们二位的某种国际联系和国际影响。

1932年与他们初次相识时,我们刚刚来到北平要进行四年研究生的学习,而他们则刚刚从沈阳迁回北平,开始在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在我们历来结识的人士中,他们是最具有深厚的双重文化修养的。因为他们不仅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教育,而且在欧洲和美国进行过深入的学习和广泛的旅行。这使他们得以在学贯中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审美兴趣和标准。

战前的北平生活和一道在山西省的一次野外古建筑调查旅行,使我们结下了亲密的友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又在中国的西部重逢,那时他们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却仍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不顾一切地致力于学术研究。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当时,林徽因身患肺结核,梁思成则因青年时代一次车祸的后遗症而使脊椎受伤。然而,不论是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丝毫不影响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

就是在战时的这一时期,梁思成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他用英文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建筑的宝藏及其结构原理。在外国人看来,他们在自己专业中的成就几乎是无与伦比的。他们一道探访并发现了许多中国古建筑的珍贵遗构。并且,由于受过专门教育,因而他们有能力把它们介绍给现代世界,并作出科学的描述和分析。这也是因为他们既通晓中国古典文化,又懂得作为艺术和科学的外国建筑。在忧患的战时生活中能获得如此成就,说明他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还有崇高的品德修养,而正是后者使他们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我牺牲,坚定地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学家费正清在华盛顿参议院听证会上就中国问题发言,摄于1966年3月10日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美国著名学者、汉学家,曾任美国总统顾问。先后在哈佛大学任教40年。1977年于哈佛退休后仍不断埋头著述。1991年在波士顿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林洙/著

【内容简介】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一书,出自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遗孀林洙女士之手。她以女性特有叙述角度和方式,回顾了自己40年来所目睹的梁思成个人和家庭的各种遭遇,忠实记录了她与梁思成相识、相知、相恋并一同走过的苦难岁月的过程。在从学生、同事、助手到伴侣的角色转换中,作者也完成了从妻子到梁思成建筑思想坚定的捍卫者的飞跃。因为作者对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多年近距离的接触,因而,其笔下梁、林两位的形象真实、生动,使读者有机会了解到一个有别于荧屏、小说之外的梁思成、林徽因,极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

林洙,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遗孀,1962年与梁思成结婚,陪伴梁思成走过了11年的艰难岁月。1928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入清华大学梁思成主持的中国建筑史编撰小组工作。自1973年起全力以赴整理梁思成遗稿,先后参与编辑了《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建筑画集》《梁思成全集》等书,另编著有《大匠的困惑》《建筑师梁思成》《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大拙至美——梁思成美的文字建筑》《梁启超家书》《佛像的历史》等书。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