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年初,因为腾讯和字节跳动大批人员要搬离漕河泾,搬去徐汇滨江和杨浦新江湾的办公大楼。
网上唱空漕河泾的声音不绝于耳,漕河泾的房价似乎马上就要不行了。

真的是这样吗?

漕河泾不是一天建成的,漕河泾已经四十岁了。

漕河泾的核心产业也不是互联网,漕河泾更不是只有腾讯和字节两家公司,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行业巨头和世界五百强。

比如米哈游。

1、超级独角兽白菜价漕河泾拿地

1、超级独角兽白菜价漕河泾拿地

米哈游,一家总部位于漕河泾枫林科创园的游戏公司。

最近这家公司斥资10亿在漕河泾核心地段拿了一块地,准备建总部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划地上10万平米,地下三层车库,楼板价约1.1万元/平方米。

这块地占地约1.7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容量约为9.8万平方米,限高98米。

这块地紧挨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地铁站,镶金地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在漕河泾这么核心的地段拿地盖大楼,米哈游必有过人之处。

实际上,米哈游在国内游戏公司排在第三位,而前两个是老牌巨头腾讯和网易。

光看1.1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这块地真的很便宜:

腾讯徐汇滨江大楼2015年拿的地,当时楼板价就要16556元/平方米;

2021年字节东外滩拿块,楼板价3.5万元/平方米;

B站81亿杨浦拿地,楼板价22600元/平;

所以1万出头的楼板价近乎白送,然而是有补充条款的:三年内每年纳税额要达到33亿。

文件显示,该地块企业达产销售收入需不低于每年159998.34 万元,达产税收总额不低于每年人民币333323.04万元,达产税收产出强度不低于每年每平方米人民币187214.91元。

米哈游拿下这块地,需要保证2023年-2025年连续3年每年缴纳的税收达到33.33亿元。

但其实按照米哈游目前的营收不是问题:

2022年,米哈游主营业务收入273.40亿元,净利润161.45亿元,平均每天净利润超过4400万元,今年只会更高。

米哈游“财大气粗”的底气,来自旗下游戏的持续火爆。

米哈游目前的主要产品有《原神》《崩坏:苍穹铁道》《崩坏3》等。

因为发展迅猛,米哈游的人员规模在枫林科创园急速膨胀——其他公司都是一层层盘工位,米哈游近乎一个项目一栋楼。

坊间传言,米哈游及其子公司全职人数已超过 6000 人。

2023 上半年米哈游是超过 BAT、字节跳动,提供月薪 5 万岗位最多的泛互联网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2023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

米哈游与上海渊源颇深,三个创始人都是上海交大毕业的85后。

2011年,当时读研究生的罗宇皓和校友蔡浩宇、刘伟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宿舍内成立了米哈游工作室。

十几年间,当初的小作坊已经成长为业内的参天大树。

胡润研究院《2023胡润全球白手起家U40富豪榜》显示:

36岁的蔡浩宇以210亿元财富位列第18位;

另外两位创始人刘伟和罗宇皓分别以115亿元和110亿元的财富位列第27和30名,三位创始人共计拥有超过400亿元财富。

2、漕河泾的支柱产业

2、漕河泾的支柱产业

包括米哈游在内,上海游戏“四小龙”的莉莉丝、叠纸、鹰角均在漕河泾拥有办公场所。

漕河泾的宜山路上,大大小小的游戏公司不计其数。

官方的统计数字:宜山路游戏产业办公面积早就超过30万平米,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游戏产业“银河系”名副其实。

漕河泾各种园区的地下车库,隐藏着各式各样的科幻豪车,都是游戏大佬们的座驾。

电子信息是漕河泾的支柱产业之一,这里汇集了大批游戏、科技企业。

大量的产业,大量的企业,带来大量的高薪岗位,让环漕河泾成为浦西房价高地。

漕河泾的购买力从古美、康健一直延伸到七宝、九亭、泗泾。

所以腾讯、字节搬走,对漕河泾有一定影响,至少对漕河泾周边的房东收租不利,但影响真的不大。

而且,腾讯和字节的云部门仍然在漕河泾。

互联网之外,漕河泾的核心产业其实是人工智能、元宇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这四大可以代表前沿的未来性尖端产业。

走了腾讯和字节,还有米哈游,还有甲骨文,商汤……

漕河泾的高新产业集聚效应,不会随便被一两个公司的搬迁所影响。

再说了,互联网大厂就能一直风光下去吗?

米哈游拿的这块地,90年代是一家缝纫机厂,当年也是明星企业,后来工厂倒闭。

沧海桑田,这块土地上的产业一直在升级换代。

3、浦西产业之王

3、浦西产业之王

相比浦东,一直以来,浦西的产业分布很散:

大虹桥、桃浦、江湾五角场、长风、东外滩、南京西路,市北高新……

原因很简单,浦东是一个区,而浦西这么多区,都是各搞各的,产业一般位于自己的核心腹地,否则就可能为他人做了嫁衣。

唯独徐汇漕河泾这里,产业连成了一片。

毕竟漕河泾是国家级开发区。

徐汇滨江初生牛犊,体量也不大;桃浦、南大,位置太偏;

漕河泾浦西产业之王的地位,短时间很难撼动。

而上海西南角房价这么贵,漕河泾功不可没。

徐汇连带着闵行,甚至沿着9号线到了松江九亭泗泾,都吃到了红利。

漕河泾的大股东、高管买在金虹桥、古北、古美、康健,白领买到田林老公房,或者七宝、松江九亭、泗泾。

4、房价的本质

4、房价的本质

房价的本质支撑是什么?

是购买力,购买力来自产业,配套;最根本的还是产业。

国内房价的几大高地,也都是产业高地;北上深杭,无一例外。

因为产业强而房价强,而不是反过来。

陆家嘴,张江,漕河泾,都是同样的逻辑。

看一张很有意思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各区产业定位图

普陀,为什么是上海内环房价最便宜的区?

宝山,又为什么是上海外环房价最便宜的区?

核心原因,是没有高薪产业!

嘉定有汽车产业,浦东就不说了,陆家嘴、张江都太强了,黄浦有南京东西路和人民广场,徐汇区有徐汇滨江和徐家汇……

普陀有什么?宝山有什么?

奉贤、金山、崇明又为什么万年不涨?

一方面是离核心市区太远,另一方面是它们的支柱产业是农业等低附加值的产业。

想要读懂上海楼市,要格外关注产业。

好的产业,才能吸引到高收入的人群,才能有财力去弄来好的学校,好的基建,好的规划。

而高收入群体的聚集,一定能成就一个城市最为坚挺的房价天花板。

5、上海硬核产业

5、上海硬核产业

过去互联网三巨头BAT三分天下时,网上充斥着上海没有互联网基因的言论。

上海错失“互联网的黄金十年”、缺乏互联网头部企业,似乎成了上海创新环境不佳的铁证。

其实上海有拼多多,有米哈游,有易趣网、盛大游戏、1号店、土豆网、大众点评……

而除了模式创新的互联网产业,上海的追求更高:芯片、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硬核科技产业,含金量更高。

上海是中国内地芯片第一城,有中芯国际,中微半导体这样的头部企业;

上海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一个城市,其实就是选择这个城市的产业。

上海为什么能吸引到这么多年轻人,这么多人才到来?

归根到底还是产业强,工业门类齐全,服务业发达。

年轻人在这里,上限足够高,下限有保障。

上海一直拥有强大的产业基因:

金融、航运物流、现代商贸、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汽车、电子信息、装备、钢铁、石化等支柱制造业。

上海虽然在互联网产业上落后于北京、深圳、杭州,但是在生物制药、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芯片研发等产业上都领先全国。

这些产业可能短期的爆发力不如互联网,但是长期来看才是真正的城市和国家竞争力。

会为上海的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这也是上海楼市最根本的支撑力。

如果哪天我开始看空上海的楼市了,那一定是上海的产业失去竞争力了,吸引不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本和高端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