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资料来自原38军政治部编印《英雄模范集》、来自原38军112师的全国战斗英雄卢锡勤、原38军政治部组稿资料、马立辉等等单位和同志们。】

孙永章,山东莒南县人,1926年3月出生,1943年7月入伍,1944年7月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职。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三师九团(三四二团前身)三连指导员时,到任第一天就率连歼敌60余人。

1948年3月17日2时,东北民主联军发起了收复四平的战斗。刚接到任命的三连指导员孙永章火速赶到前沿阵地,和战士们卧伏在隐蔽墙根下,等待着冲击的命令。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孙永章第一个从隐蔽墙的南口跃出,战士们紧紧跟随他向转盘街冲去。守在转盘街一带的敌人用几挺机枪,打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孙永章知道:从铁道以西和火磨厂一带向敌袭击的部队正朝这边打来,必须迅速拿下转盘街,堵住敌人的退路。

他命令道:“五班,炸掉敌人的机枪,其余的跟我往右滚进!”(作战时这样做是为了减小自己的目标,尽量避免伤亡。)接着他掏出两颗手榴弹向右前方扔了出去,两个班的战士跟着他滚向右边。敌人所有的火力跟着他们向右移动,五班趁机冲了上去。孙永章看五班快接近敌人了,便指挥另两个班发起冲锋,但在距敌50余米时,又被敌人的火力压制住。

时间不允许再迟了,他噌地站起来高喊:“同志们,停在这儿就是挨打,冲上去就是胜利!”战士们端着明闪闪的刺刀冲入敌阵,一阵激烈的厮杀,敌人横尸百余具,剩下的残敌掉头就跑,孙永章带领部队占据了转盘街,截住了大股敌人的退路。

这场战斗胜利后,连长紧紧握着孙永章的右手:“孙指导员,你第一天到三连任职就带来了这么大的见面礼,真是可喜可贺!”

在生活中,孙永章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干部战士。1947年7月的一天,部队在狂风暴雨中行军,走了一昼夜,到达宿营地后,战士们累得骨头像散了架,又困又累顾不上吃饭,就纷纷倒在地上睡了。孙永章拿着上级发给他的几个“保健蛋”,为连长做了一碗鸡蛋汤,可连长说什么也不喝,他把蛋汤递给了战士们。战士们又把蛋汤递给了病号们,病号们也舍不得喝,把蛋汤端给机枪手,因为他们觉得机枪手最辛苦……就这样一碗鸡蛋汤从全连100多个人的手中传递了一遍,还留着大家掌心的温度,可是谁都不肯先喝。因为当时鸡蛋非常宝贵,更宝贵的是我们人民子弟兵之间相互友爱的阶级友情。

孙永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全连的爱戴,把全连凝聚成一个坚强的堡垒。

1947年11月,孙永章被东北民主联军授予“模范指导员”称号。在人民军队中久经征战后,孙永章转业,到辽宁省本溪钢铁公司任党委副书记。

正是有了无数孙永章这样的优秀基层指战员,这支部队越打越强,百炼成钢,后来被彭总称为“万岁军”。

(本公众号医疗健康相关系列永远免费欢迎点击参考。关注公众号还有更多精彩。)(原创不易请多支持,非营销号,一切资料均自己搜集和学习,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拒绝抄袭。)(医疗健康科普类免费阅读,欢迎转发,打赏随意,永远不带货,没有广告。大家一定要点个在看,微信系统才能推送给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