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之“积”意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坤》道之成,非骤然而成,非一时而成,非一事而成。《坤》道之成,由“积”而成。《坤》道之成,“积”六爻而成,这是坤卦的整体卦象。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我们能从《坤卦》的这幅整体卦象中,悟得那个“积”字,察其“积”意,用其“积”意,则事可成、人可成、物可成、《坤》道可成。

对《坤卦》的这层“积”意之用,老百姓日用的俗话是:不怕慢,就怕站。跟小孩子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

对《坤卦》的这层“积”意之用,教员抗日之用为:积小胜,可为大胜。

对《坤卦》的这层“积”意之用,《荀子.劝学》用的文字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对《坤卦》的这层“积”意之用,《荀子.修身》用的文字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也就是现在经常说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对《坤卦》的这层“积”意之用,老子的《道德经》用的文字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坤卦》的这层“积”意之用,孔子在《坤卦. 文言传》说的是,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对《坤卦》的这层“积”意之用,《论语》说的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小善可成大善,积小恶则成大恶。

《荀子.强国》有云: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积微者速成。积微,可强国。积微,自可成人、成事、成物、成《坤》。读《坤卦》,不可错过这个”积”字,不可错过这层“积”意。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何以成善?何以成恶?

《坤》道之成,以初六为始,至上六而终成《坤》道,至上六而终成人、成事、成物。

然而,《坤》道之成,成人也罢、成事也罢、成物也罢,却有成善、成恶之分。《坤》道之成,有善、恶。然而,何以成善,何以成恶呢?

以佛家而言,凡夫畏果,菩萨畏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起心动念,即为其因。

《坤卦》既以“积” 六爻而成,六爻之动皆有其因。唯其初六爻,则为众因之初因,可谓因中之因。《坤》道之成,以佛家而言,即为《坤》道之果。《坤》道之成,初因即在初六一爻,岂能不畏。

以道家而言,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德经》的这段文字,“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似乎是在强调慎终;“慎终如始”一词,又像是在强调慎始。

但是,《坤卦》既以“积” 六爻而成,结合《坤卦》中的“积”意,来理解《道德经》的“慎终如始”一词,就能知道, 所谓“慎终如始”,既要慎终,又要慎始,还要自始至终,全程皆“慎”, 六爻皆“慎”, 步步皆 “慎”,才能善终,才能无败事。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教训常有。《坤》道之成,全程皆“慎”, 六爻皆“慎”, 步步皆 “慎”。 一着不慎,难以成善。

有了这层理解,就能知道,《乾卦》的九三爻的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那是谨慎戒惧,慎之又慎啊。

《坤》道之成,成善、成恶,一个“慎”字,不能不知。慎之又慎,又在初六一爻。《道德经》有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大道相通,儒家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败身”,“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和佛家、道家所说,文字表达虽然有所不同,意思指向却没有什么不同。

《坤》道之成,积善成善、积恶成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夫畏果,菩萨畏因。自始至终,全程皆“慎”, 六爻皆“慎”, 步步皆 “慎”。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也,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感谢阅读!!!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