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美可持续农业论坛在美国爱荷华州举行。谢锋、大使出席并作专题讲座。此外,中美双方代表还签署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农产品采购协议。

据了解,这是六年来中美首次签署如此大规模的供应协议。当然,这些购买协议是以结构性协议的形式签署的,一般反映了购买意向,但没有法律上的销售条款,也不具有约束力。所以,严格来说,销售还没有完成,只是第一步。但对于中美农业合作来说,还是具有代表性的。可以说,这份协议的签署是趁着中美关系缓和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锋、大使出席中美可持续农业论坛】

无独有偶,总统和普京访华后,中俄签署了价值257亿美元的“史上最大”粮食供应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将在12年内向中国供应7000万吨大米。

此外,中俄两国也将启动粮食实地活动,增加中国粮食出口的效益。俄罗斯对此抱有希望。如果新的内陆粮食走廊成功启动,俄罗斯对华出口可能进一步增加。可以说,中俄之间的这份粮食供应协议也与中俄关系的延续是相辅相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条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出的。放在一起看,就更有意义了。中国还寻求美国和俄罗斯购买种子。这个事件有很多地方可以解读。众所周知,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在不同层面影响了全球粮食安全,也给我们敲响了深深的警钟。

虽然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较高,但仍存在结构性缺陷,特别是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农业大国,因此除了政治之外,两国也是优秀的商业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还签署了号称“史上最大”的粮食供应协议】

我们也知道,“政策排除”的前提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中美俄三国农业合作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俄罗斯。中俄粮食合作立足长远目标。此外,双方农业资源完全互补,双方战略互信稳定、先进,因此很难对地缘政治局势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中俄可以签署12年协议,建设专门​​的陆路粮食进出口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关注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引发的粮食危机】

这也意味着,中俄小麦贸易看似已经达到了同一水平,但在双方眼中,仍有提升空间。俄罗斯农业控制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粮食出口量达到350万吨,而去年的出口量仅为220万吨。作为重要的回顾。记录。

不过,俄罗斯雄心勃勃,希望通过新的陆路走廊,将每年对华粮食出口扩大到800万吨。如果基础设施水平能够跟上,可以翻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俄两国在粮食方面尚未充分发挥潜力。为期12年的进出口协议只是中俄加强农业合作的冰山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农业合作互补性很强】

就美国而言,如果仅论互补性,中俄农业合作或许并不逊色于美国。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也是美国大豆和玉米的最大买家。农业也是中美合作最早起步的领域。但与俄罗斯不同的是,中美粮食合作深受地缘政治和双边关系的影响。当年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部分农产品受到影响。

至于当前中美关系的形势,我们也知道有起有落。中美粮食合作主要以大豆等不可替代的粮基农产品为主。我们过去从巴西购买大豆,也从俄罗斯进口。

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中美农产品合作虽然具有较强的商业性,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仍然可以被认为是中美关系的风向标。但在这种情况下,风向标不是一句赞美之词,这意味着中美农业合作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存在不确定性。这与中国和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美农业合作质量堪称中美关系的标杆】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粮食进口虽然可以改善粮食供给结构,有助于粮食安全,但关键是要能够自我持续,以免受制于人。在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恶化、地区热点频发的背景下,这一重要性日益凸显。

当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但它并不是一切。在加强粮食出口、做好战略储备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强战略裁军,推进军队现代化。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我们的工作,还有我们的枪支。两者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