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读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如果没钱还,那我最终的结局会是怎么样呢?究竟欠银行的钱要不要坐牢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关键是如果欠银行的钱不用坐牢,那银行能拿什么来保证自己借出的钱能收回来?究竟什么情况下,欠债要坐牢?本期内容不代表专业法律意见,只是从银行实操角度出发,提醒各位珍爱信用记录,小心借贷。

首先你要搞清楚欠了银行什么钱?

如果你想让人工智能帮你写一份部门工作总结,百分百会被老板退货,因为毫无干货可言。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工智能并不“走心”。当然,这个只是局限于初级和普通的人工智能,更高级别的我可没有遇到过。

普通人欠银行的一般只是银行贷款?其实并不一定!还有信用卡欠款比较常见。欠了银行信用卡的钱和欠了普通贷款的钱,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当然,这里有一个特别要明确观点题:你的欠债是被动欠债,还是个人主动欺诈行为。这个问题的差别就决定了最终处理的结局。

“坐牢”的逻辑基本是看属于民事案件还是属于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才会有可能出现牢狱之灾的情况,如果是民事案件一般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当然民事案件的结局也不见得很舒爽。不要以是否需要坐牢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不负责的选择。

直接说结果吧,如果只是被动欠债,那么大概率是属于民事案件范畴!如果是主动欺诈的,就有可能发展到刑事案件的方向。另外,一般情况下信用卡欠款的案件情节会相对严重,所以被定性为刑事案件的可能性更高。当然,如果你不是存在恶意欺诈和涉嫌非法套现的,信用卡欠款也可能通过民事案件的途径解决。如果是普通的贷款,比如房屋按揭贷款、经营性贷款、信用消费贷款,你欠下银行的债只要不存在恶意欺诈的成分,大概率属于民事案件,不需要坐牢。

由于定性是否属于刑事案件的不是由银行说了算,所以不能指望银行能够给你什么从宽处理。关键是看银行是否采取报案的手段来辅助催收工作!这个是关键,银行催收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你送进牢房,如果你及时把欠债全部结清,银行也有可能调整处理的方案,毕竟银行最终的目的是收回本金和利息。当然,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已经到了一个违法犯罪的程度,那是银行想灵活处理都不行的,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是触发了国家法律的底线。

什么是一般情节,什么是主动欺诈

所谓的一般情节的意思是,你正常申请贷款或者信用卡产生了欠债,但是由于家庭或者个人原因暂时无力偿还,那么银行会从民事的途径对欠债人进行民事起诉,后续就是资产保全和各种追债的“家常菜”。而主动欺诈就完全不一样,比如你伪造了个人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的重要资料,最终导致银行“错误”地给你发放超额信贷,这种情况下你就形成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所以,一旦你被立案涉嫌诈骗,那么你后续就非常麻烦。提醒各位,如果你自身条件不足够就不要“硬”上贷款,后果可能很严重。

至于涉及信用卡欠款的案件为什么可能演变成欺诈案件,甚至需要负上刑事责任呢?那是因为为了给信用卡犯案的动机起更大的阻客作用,避免越来越多人通过这个途径来骗取银行的钱,所以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而且,信用卡这个产品更容易被利用为恶意套现,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刷POS机把信用卡里面的钱套现出来,无形中给银行带来更大的资金风险。所以,通常情况下如果你欠了银行信用卡的钱,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快归还,或者有效协商,否则你很容易被定性为使用信用卡恶意套现,甚至是欺诈犯罪,这样被起诉的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民事案件也不能轻视

不要以为我触犯的是民事案件范围的事就可以轻视,然后恶意拖欠银行欠款。通常情况下,你欠债会被银行起诉,结果通常是败诉。败诉之后你会被申请资产补全,也就是车子、房子、银行存款会被冻结。如果你还是归还不上这个欠款,那么你还会进一步被“限高”和定性为“失信人”等,你个人的征信记录和公开信息也会有记录存在,不利于你出国、升学、考公和各种的职场升迁等,甚至很多敏感行业会对你作劝退处理。

欠债还钱不是一句空话,大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千万别到了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后悔,到时候就会积重难返,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胜手金句

贷款有风险,借贷需要谨慎。

更多理财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