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博,黄文琛

事件描述

北京时间2023年11月2日凌晨,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以12:0的投票结果决定不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5.25%-5.5%,同时维持既定缩表路线不变。此外,美国财政部公布11月季度再融资计划。

核心观点

1 、金融市场条件急速收紧抵消了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11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如期宣布继续暂停加息。

2 、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未明确是否要结束加息周期,同时表示,美联储目前并未考虑降息,意味着未来利率水平持续维持在高位是大概率。

3 、本次议息会议声明公布同日,美国财政部也公布了11月季度再融资会议声明,低于预期的再融资规模以及长端债券的发行节奏放缓带动10Y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

4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结束但利率仍将维持高位较长时间,因此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不大,美元或维持强势,美股估值仍承压。

目录

1.金融条件收紧,继续暂停加息

2.表态虽未松动,但“Longer”已是大概率

3.财政关注度提升,长债发行放缓

4.紧缩效应或持续显现,货币难再收紧

以下是正文

金融条件收紧,继续暂停加息

美联储在11月议息会议上宣布继续暂停加息,符合市场预期。在美联储看来,10月以来美债收益率飙升,导致金融市场条件急速收紧,这抵消了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而通胀也并未出现超预期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本次会议声明表态出现小幅变化:一方面,对三季度美国经济的描述从“稳步(solid)增长”调整为“增长势头强劲(strong)”外;另一方面,强调金融条件收紧可能会对经济、通胀和就业产生影响,表态仍然谨慎。

表态虽未松动,但“Longer”已是大概率

在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未明确是否要结束加息周期,并表示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仍在考虑之中。但与此前不同的是,鲍威尔在本次会议上承认,当前美联储政策立场已经具有“限制性”——尽管仍然很难确定政策的滞后期长度,但目前已经看到了加息的影响。鲍威尔同时表示,美联储目前并未考虑或讨论降息,这意味着未来利率水平大概率持续维持在高位

财政关注度提升,长债发行放缓

随着加息周期步入尾声,美联储对美国货币政策的表态变化趋微,市场对美国财政政策的关注此消彼长——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利息负担,近一个季度以来美债供给大幅增加,并成为美债收益率上行的主要推手。

无独有偶,美国财政部同日公布了11月季度再融资会议声明,计划在下周的季度再融资债券标售中发行1120亿美元中长期国债。其变化在于:1)虽然这是连续第二个季度提高再融资发债规模,但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140亿美元;2)本次财政部增发集中在短端,2 年期、3年期、5 年期和 7 年期债券的每月拍卖规模分别增加30亿美元、20亿美元、30亿美元、10亿美元,维持20年期美国国债发行节奏不变,但适当调低了10年期和30年期债券的增发规模。也就是说,美国再融资规模继续提高,但放缓了长端债券的发行节奏,这意味着美债发行对长端收益率的冲击或将减弱。

紧缩效应或持续显现,货币难再收紧

由于市场对于此次暂停加息已有预期,而备受关注的财政部再融资计划低于预期,因此,财政部声明公布后美元、美债均明显下行,FOMC会议期间反而波动不大,美股高开高走。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不断显现,美国金融、信贷条件将持续收紧,通胀有望随着需求的降温而持续回落,美联储再度加息的概率不大,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结束,但降息周期的开启仍需等待美国就业市场及经济出现大幅走弱信号,因此高利率或将维持较长时间。

资产价格表现方面,我们预计:1 )长端美债发行冲击减弱后,10Y美债收益率或趋于下行,但下行空间不大;2)美元维持强势,非美货币持续面临贬值压力;3)美国经济的韧性支撑了美股盈利,但美股估值仍面临考验。

风险提示

1 、美国财政支出规模超预期: 临近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为了增加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以获取连任资格,美国财政支出有超预期的可能性;

2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全球范围内冲突和博弈存在不确定性,增加了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