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毕加索出生在AI时代,他还会是艺术家吗?我们今天都可以是艺术家吗?”

在前不久一场公开讲座上,受邀主讲人林明杰收到了台下艺术爱好者的提问,他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说道:“AI时代是实现自己梦的时代。”

近日,《中国收藏》杂志记者走进上海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也走进了林明杰用艺术作品为观众营造的“梦”。作为第七届静安国际雕塑展的室内展,这场“鱼有梦——林明杰艺术作品展”汇集了林明杰近些年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成果,涵盖布面油画、纸本彩墨、亚克力综合材料、柴烧陶瓷、装置、数码影像等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秋,不少观众走进上海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只为奔赴这场“鱼有梦——林明杰艺术作品展”,该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

令人玩味的是,欲观展览“真容”,还须先抵达公园内一座平层建筑的地下空间。顺着阶梯一步步往下走的过程中,光线逐渐暗下来,如同人由浅寐进入深眠,脑海中出现难以名状的画面。猛地一抬头,红与蓝的大面积色块闯入眼帘,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之下,让人意识到——大梦已开启。

这个周末,想和艺术家一起追“梦”去吗?

文丨本刊记者 陈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名艺术评论家、艺术家林明杰(摄影:何曦)

梦境一

“造梦者”的多重角色

可能有人想问:林明杰是谁?

先给你一个关键词:葱。没错,你可能也围观过2022年那场刷爆朋友圈的线上“葱展”。在那场“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葱主题创作狂欢中,不少人第一次体会到了艺术的零门槛,领会了“艺术源自生活”的真谛。林明杰正是这场展览的策划者。当然,你可能还曾从报纸上读过他撰写的新闻报道,也可能见过他拆解艺术史上的大师和艺术发展的规律,“辣评”艺术圈的乱象,或是为某些失败的艺术品“拍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明杰为“葱展”创作的《簪葱仕女》也是此次展品之一,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去互动。

网络上有一个热词叫作“斜杠青年”,被用来描述那些不满足于单一的、固化的职业,而去涉猎不同领域、有着多重职业和身份,追求多元生活方式的年轻人。林明杰正是这样一个有着多重角色的人,但这些角色并不是他后天有意识地去慢慢塑造的。

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记者——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科班出身,曾奔走于时政、财经、社会、科技、文化等各行各业新闻报道一线;他也是资深艺术评论家——作为新民晚报艺评专栏《林距离》的主笔,他凭借深入浅出的行文,观点独到、一针见血的评语以及犀利又不失幽默的文风,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还出版了随笔集《艺术是同床异梦》《艺术是漏网之鱼》。而如今解锁艺术家这一“隐藏角色”,又带给了人们不少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有两面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文字“弹幕”,这些发人深省的句子皆选自林明杰的艺术评论文章。

当《中国收藏》杂志记者问到:60岁才第一次举办大型艺术个展,您觉得晚吗?林明杰表示,其实自己从小就爱画画,却并没有机会走上艺术之路,而是依照父母的期望一路用功读书、考重点大学、从事主流行业。但他的画笔却从未放下,直到高考前,他都还会每晚去文化宫画画,画到半夜才回家。在数十年的记者从业生涯中,他虽以文字为主业,但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领悟到各行各业的底层逻辑,思考着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这些又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养料。

“我做艺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既没有生在艺术世家,没有考进艺术学院,也没有从事艺术行业。后来‘混’进艺术界,还‘混’到了美院教授、艺委会主任等头衔,其实我自己过去从未想过这些。可能人生一小半是人为,一大半是天意,顺其自然。”林明杰感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境二

做个艺术叛逆者

初看林明杰的画,观众大概率会有视觉刺激强、极具辨识度,甚至过于“妖冶”的感受。画面中常常出现的那尾红鱼在蓝紫色的背景中时隐时现,或是以大眼睛“瞪”你,或是仅露出鱼尾、身躯等局部来昭示它的无所不在。这些画作不只是“鱼有梦”的题眼,更是艺术家想要传达的一种创作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概是在2007年左右,林明杰在朋友的热情邀请下才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拿去参展,当中就有一幅画的是鱼。他还记得那天,海派书画大师陈佩秋和她的画家朋友们到现场看展。“我在一旁听见她称赞我画的人物线条很好,于是转过头去看她,却正好看到她在走过我画的鱼时,只是看了一眼就一言不发地走开了。那一刻,我的心情蛮特别的。”林明杰回忆道,自己曾从许多知名画家口中听到对他人物画线条的夸赞,以及对他的“鱼”的不置可否。事实上,鱼才是他真正感受到有“突破”的艺术探索和尝试。前辈的话也引发了他的思考,他决定以后人物线条这类的作品要少画,反倒是鱼更值得一画。因为线条的好坏是在人们审美习惯范围里的,而面对这条“鱼”,他们不知该说是好还是不好,只觉得有些“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这才有意思,他们觉得‘怪怪的’,反而是我应该继续做下去的。我给自己提了个醒,要少画擅长的线条,这会让我产生一种惰性,因为太过熟练就不用再思考了。而画不熟练的东西就像养育一个新生儿,从咿咿呀呀、磕磕绊绊学步开始,但他是你自己的孩子,而且总有一天他会成长。”

那么,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去画鱼?林明杰告诉《中国收藏》杂志记者:“画鱼的时候,我并没有在想鱼。”他很喜欢观察鱼游在水中的状态,但表现这一题材并非是他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他曾生了一场重病,那时在他脑海中出现了大量奇怪的画面,想要画下来却没能实现。几年后突然有一天,他的脑海中模糊出现了“红鱼”,他觉得很有意思,于是结合各种元素进行创作,并且用了传统作品中鲜见的红蓝配色。“我觉得画什么不重要,怎么画太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叛逆、自成一派的“画风”也体现在他的陶瓷、数码影像等作品中。艺术家的瓷绘往往是在景德镇拉好的坯上作画,但林明杰想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新方法。他砸掉了几件早年制作的器型完美、精心绘制的瓷瓶,以一种“决裂”的姿态开始亲手捏塑陶瓷,并配制出独特釉料,以实验精神融入了许多创意性手法。于是,在展览现场出现了一组看似灰扑扑、形状各异的小壶,让人倍感新奇。“刚烧出来的时候,他们跟我说‘林老师,烧坏了!’我一看却喜出望外——这就是我最想要的。”

种种从艺术史传统轨道上“叛逃”的举动,似乎与林明杰平时给人的温文尔雅的印象不符,他解释道:“做人应该温和,但做艺术应当叛逆。”不跟着前人亦步亦趋,去探索自己的风格,不管如何跨界、使用何种手段或材料,做出来的东西首先要像自己,那才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境三

保护那条“漏网之鱼”

展厅有一面墙,由一幅长达8米、高近2米的布面丙烯作品占据。画上金色线条交织出的网撒向蓝色虚空,左上角可见巨大红色鱼尾似在摆动,暗示着一条鱼已脱离渔网跃出画外,留给人无限想象,它名为《漏网之鱼》。林明杰曾在自己的书中写道,科学和艺术就像是“漏网之鱼”,它们突破了人类的思维惯性,创造出集体意识大网之外的新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让人联想到开头的提问: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了,还需要艺术做什么?林明杰告诉记者,他曾试着将创作元素输入给AI,想看看它能做出什么新的东西来,但结果并不理想,因为机器数据分析之下的作品“都是套路,没有情感”,也没有更高级的突破。“拥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这才是人最宝贵的地方。”他总结道。

在此次展览中,一件名为《簪葱仕女》的作品引得观众乐不可支,争相前去互动。它取材于古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形象,而将其发髻上的荷花、右手所拈红花都换成了小葱。当观众站到这位美女面前,她或是翻白眼、或是抛媚眼,逗趣十足。这件作品就是林明杰将古代绘画与当代科技进行结合的产物,是他当时为“葱展”而特别创作的。他认为,古代艺术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创造了他们时代的规则,而最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们没有向现实世界妥协。今天的艺术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艺术承担的功能都已被技术替代了,今天,我们只有一条路了,即创造、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艺术带给林明杰灵感,也给他以启示。例如八大山人笔下的墨荷,是林明杰小时候对荷花的最初印象,他是先看到艺术中的《荷》,才见到了自然界中的荷。“我好失望。”他如此描述自己第一次看到实物的感受。因为在他看来,八大山人并没有一板一眼地追求“画得像”,一提腕、一运笔的水墨变化之中,独属于文人的风骨与情操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是在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并不是为了表现荷花。”同样地,表现喜欢的色彩、线条和造型是林明杰创作的第一个层面,而自己那些美好的、浪漫的、自由的、最想实现的梦想,才是他作品背后深层次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林明杰平日里随手写写画画的小稿中,可见他对传统书法与绘画形式的探索,且富有生活意趣。

在林明杰看来,当今世界,人们真正喜欢的东西都深埋到潜意识里去了。但艺术是最“坦诚”的,它卸下了人前的伪装和防备,从中映射出真实的自己。“文学作品也好,艺术作品也好,让你心动、感动、流泪的,往往是那些在现实中暂时无法实现的梦想。它们在此刻唤醒了你。”他惊喜地发现,除了朋友们悄悄来捧场,还有不少陌生观众自发前来观看“鱼有梦”展览,而且以年轻人居多,感受到了他们对作品的喜爱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明杰想起父亲在筹备展览时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场展览?是图名还是图利?这位已经年届95岁高龄的老人曾经并不支持他学艺术。“我说,能够做成这件事情就很开心了。听到我的回答后,他的反应出乎我意料,他说‘那我就放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本文配图由林明杰提供)

编辑:丁晨 校对:子毅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创造无价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