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搭载 M3 芯片的新款 14 英寸 MacBook Pro 推出,苹果便宣布,停产 13 英寸 MacBook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 英寸 MacBook Pro 是最后一款配备 Touch Bar 的 Mac,这款型号的退役,也意味着 Touch Bar 正式退出历史。

操作不便的 Touch Bar

Touch Bar,是苹果历史上比较失败的设计,从出现到退场,仅仅 7 年。

Touch Bar 最早出现在 2016 年 10 月发布的第四代 Macbook Pro 上,全称 Multi-Touch Bar,中文名为“触控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代 Touch Bar,没有物理 Esc 键,Touch ID 和 Touch Bar 没有间隔,虽然 Touch Bar 有显示功能,但并不是为了显示信息而存在。

苹果刚刚推出 Touch Bar 时,无论用户还是应用开发商,都抱有较高的期望,苹果也为之适配了多个系统应用。

但事实证明,Touch Bar 未能普及,就生产力角度而言,它实在太小众,开发商始终无法开发出合适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ouch Bar 只是一块特别小的屏幕,能显示的内容非常有限,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显示按钮,这进一步限制了其功能,导致开发商难以适配。

除了适配应用少,Touch Bar 需要用户改变自己的操作习惯,但 Touch Bar 上的所有操作,都可以使用键盘和鼠标代替。

因此 Touch Bar 并非不可替代,它只能算是一种冗余设计,说白了就是可有可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即便用户改变自己的操作习惯,也不一定能自如地用好 Touch Bar。

和普通的电脑操作不同,用户需要经常观看 Touch Bar 的屏幕,比如选择表情、调整音量等。

这就很容易让用户分神,用户除了观看显示器屏幕,还要分心看 Touch Bar,无形中降低了操作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键盘虽然是固定的,但在熟悉后就能做到盲操,而且键盘有按键反馈,这是 Touch Bar 完全不具备的。

Touch Bar 还容易导致误触,不看着屏幕按指纹识别按键时,很容易误触到 Siri 按键,或使用频率更高 Esc 键。

除了在 2019 年推出了改进版 Touch Bar,苹果就没再对其进行优化,最终 Touch Bar 默默走向了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寿命更短的 3D Touch

和 Touch Bar 命运相仿的设计,还有 3D Touc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 年 9 月,苹果在推出 iPhone 6s 系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交互层面的重磅功能更新,那就是 3D Touch。

相较 Touch Bar,3D Touch 寿命却更短,Touch Bar 好歹还苟活了 7 年,3D Touch 只过了 3 年便被注销户口。

不仅后面的机型没有这个功能,连原本具备 3D Touch 的旧机型,苹果也通过系统更新把其阉割掉了,怎一个惨字了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 Touch,是用户用力按压应用程序图标时,能快速访问应用程序图标上的操作方式。

从交互的层面来说,3D Touch 带来了很多交互功能,可以在屏幕上的应用图标等处按压,可以调出二级菜单,实现功能直达。

继续重按,则能打开链接内容并跳转,还能在不同游戏中,根据力度不同给予不同的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 Touch 具备不错的实用性,尤其是打游戏,能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因此受到部分游戏用户追捧。

那为什么 3D Touch 只活了 3 年?它的缺陷和 Touch Bar 类似,它很不错,但并非不可替代。

用户使用 3D Touch,并没有带来使用效率的提升,用力按压屏幕花费的时间,并不比多点击几下快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 Touch 还有一个问题,和 Touch Bar 光明正大呆在键盘里不同,3D Touch 藏得很深,要在菜单里掏弄一会才能找到。

很多用户压根不知道这个功能,即便知道了也懒得专门找,既然用户很少用,开发商也不会为此浪费时间。

一个没有应用专门适配的功能,注定没有未来,何况 3D Touch 严重挤占内部空间,苹果放弃 3D Touch,也是合乎情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看不中用的鼠标

说到设计失败的硬件,苹果的鼠标绝对榜上有名,各种中看不中用,经常让用户又爱又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苹果鼠标最著名的产品,就是妙控鼠标,单看外形,曲线流畅,完全轴对称设计,的确够美观。

不过,这个鼠标表面没有任何按键,任何第一次使用它的人,心里大多会打鼓:这能叫鼠标?

它没有鼠标常见的左右键,每次点击的都是整块面板,不过在这一整块的板子下面,倒是整出了左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普通鼠标相比,妙控鼠标还缺了鼠标滚轮,它的滑动逻辑与手机、平板相同,向上滑,页面就跟着往上走。

但这与滚轮的操作逻辑是相反的,很多用户往往是会往下划不动网页,往上划不动聊天对话框,用得非常憋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妙控鼠标设计得非常扁平,要想用得方便,手心还得悬空才能操控,时间一长手都麻了。

操作逻辑奇特还是其次,妙控鼠标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其超乎想象的充电方式。

为了保持外观的优美和一体性,妙控鼠标把开关和充电口,全部放在鼠标的底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鼠标在充电,用户根本无法使用,这完全是为了所谓的美观,牺牲了实用性。

为美观而弃实用,是苹果鼠标的“优良传统”,尽管苹果在 1983 年便推出鼠标,但它家的鼠标,一直就一个按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其他厂家先后把双键和滚轮引入鼠标的时候,苹果不仅坚持单按键不动摇,还时不时剑走偏锋。

1998 年,苹果推出了名为“iCatch”的鼠标,外观像一个球体,五颜六色倒是好看,但操作体验极差,近乎无法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苹果推出 Pro Mouse 鼠标 ,单按键变成豆子般大小,不仅不好用,某些功能还得配合键盘才能使用,非常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苹果鼠标,就此成为中看不中用的代名词,过于在乎外而忽略实用性,让它失去成为主流的机会。

苹果发展到现在,推出过无数设计,有的实用性满分,流传到现在,有的中看不中用,最后默默消失。

可见,成功的设计,满足实用是第一位的,否则做得再好看,也是无用,对于国内的数码设计,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资料:

爱范儿:是时候和 Touch Bar 说再见了

有点用评测:怎么会有苹果鼠标这么难用的东西

网络图片

编辑:陈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