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医养结合政策不断完善,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政策支持、养老场地、人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为促进医养结合发展,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10月30日上午,淅川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严富强深入老城镇卫生院专题调研医养结合工作。老城镇卫生院院长张吾生陪同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吾生指出:为推动老城镇医养结合战略实施,老城镇卫生院开展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边医边养、综合治疗的“医养结合”模式。

、合理规划,精心打造。

首先以合理规划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依托老城镇敬老院现有房舍合理规划。在医疗服务区设置有医生诊断室、治疗处置室、康复理疗室、医生值班室。卫生院每天白天派驻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康复理疗师驻扎在敬老院,夜班派驻一名医生;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作用,在治疗方面重点运用中医中药、传统理疗加现代康复手段,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二、完善服务,科学管理。

以优质医疗支撑医养结合。(一)档案化管理针对服务对象多为失能、残疾、患病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按照医疗管理制度,首先组织力量对45名入住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监测、健康管理。(二)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服务;对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进行用药管理和指导;(三)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四)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医养机构内的老年人健康信息与县级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建立急危重症老年患者转诊大医院绿色通道。开展治未病、中医康复等特色中医医养服务,拓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五)提供中医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及中医药、治未病、药膳食疗等科普活动。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中医传统运动,普及中医药健康养老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富强提出: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资源、设施、场所、人才也分属卫健系统和民政部门管理;医养结合人员健康服务的需求高于普通人群,迫切需要为医养结合人员提供综合、连续、适宜的康复技术,要真正实现“医”“养”统一融合,需要打通政策和资源壁垒,加大工作协同力度。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探索建立覆盖层次广、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老城镇卫生院要把医养结合试点打造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示范亮点,以示范带动整体发展,推进医养结合标准化建设。(连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