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今年11岁的小宇航疑因发热误服感冒药,诱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综合征,导致全身超过80%皮肤剥脱,进入ICU治疗已有20多天。

经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医护的精心医治,如今,小宇航已度过最危急的时刻,经受了5次血浆置换后,新的皮肤已经开始生长,背部皮肤都长好了,他正在“脱壳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行服用多种药物

用药较为杂乱

医生:此病主要触发因素是药物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主要触发因素是药物,但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其他因素也可能会诱发。”曾参与小宇航远程会诊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主任药师莫小兰介绍,导致小宇航全身超过80%皮肤剥脱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简称TEN)和以往不时见诸媒体报道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病因相近,不过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是指皮肤损坏小于全身皮肤面积的10%,而TEN的皮肤损害超过30%。

她介绍,最容易诱发儿童发生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治疗痛风的药物,如别嘌醇;

2.抗感染药物,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等磺胺类药品;

3.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等;

4.一些用于止痛抗炎的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吡罗昔康等;

另外还有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柳氮磺吡啶等,都是有文献报道可能会诱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

据了解,小宇航一开始出现感冒症状时,曾自行服用过多种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复方感冒药以及中成药等,用药较为杂乱,“到底具体是哪一种药物诱发了TEN?和剂量有没有关系?都很难评估。”

莫小兰表示,儿童用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一、使用上述容易诱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药物之前,尤其要特别注意,提前咨询医生或药师。对于有明确风险预测基因的,如抗癫痫类药物,建议用药前检测药物基因。

二、居家用药忌“杂”“乱”。儿童用药原则是能不吃药就尽量不吃,能口服就不打针,能单一则不用多种药。“家庭常用的退烧药物,如果给孩子服用两三天后,仍没有效果的,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而不是自己再随意买药用药。”

三、在家自行用药应做好用药品种、剂量、时间等记录,用药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精神状态、皮肤表现,是否出现新的不适等。

“这一疾病的发生确实跟复合感冒制剂和解热镇痛类药物、抗生素的滥用行为相关。”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陶少华介绍,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在该院的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近些年也是每年都会遇到,有的是直接收治的患儿,有的从基层医院转诊而来。

用药,其实是一门学问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自行购药用药风险巨大

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

近期“支原体肺炎”备受关注

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用药“三件套”

更是在各大社交媒体刷屏

导致很多家长按“教程”购药用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武汉的赵女士有个4岁的女儿,近日,她发现女儿有些咳嗽,联想到朋友圈里最近热传的“支原体肺炎上岸教程”,里面写到咳嗽是“潜伏期”的典型症状,她担心孩子正是这种情况,便按照“教程”和另一份肺炎支原体网红“三件套”,购买了阿奇霉素、布洛芬和愈酚甲麻那敏。

“孩子这么小,不能按照网上的‘用药宝典’,自己给孩子用药。特别是阿奇霉素,属于抗菌类药物,是处方药,要遵医嘱用药。”医生提醒赵女士,即便孩子被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按照网络教程吃药也不可取。

经医院检查,她女儿其实是病毒感染,只要遵医嘱对症处理,多加观察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原体肺炎治疗“三件套”,其实都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用治疗药物。其中,阿奇霉素是抗菌素类药物,布洛芬是退烧类药物,愈酚甲麻那敏(糖浆)则是一种复方抗感冒止咳药。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儿科主任高捷指出,阿奇霉素是一种处方药,主要用于抗感染治疗,如果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极有可能增加耐药风险。

愈酚甲麻那敏(糖浆)是一种复方制剂,含有缓解鼻塞的伪麻黄碱及抗过敏等成分,短期使用可缓解呼吸道症状,但服用不应超过3天,用药满3天后,症状并未好转,应停药就诊。

布洛芬是儿童常用的退热药,6个月及以上的孩子均适用。

“看似这是止咳、退烧、消炎的组合,自行服药存在安全隐患。”高捷提醒,药物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仍是大环内酯类药物。

另外,她提醒,目前仅个别支原体肺炎患者有可能与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链球菌等发生混合感染,家长不必过于恐慌。“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感染后总不见好,短时间内去多家医院就诊,其实没有太大必要。因为支原体肺炎的病程较长,通常为2至3周,反复到医院就诊,可能会增加混合感染的风险,而且孩子得不到有效休息也不利于康复。”

文章来源:广东普法综合整理,主要内容源自广东卫生在线、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