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之后,门诊人数明显多了起来。除了正在治疗中的患者,也有好久不见的旧相识。
只是在诊室里见面,那一瞬间涌上来的情绪是复杂的。尤其作为医务工作者,即便有意外而来的惊喜,也由于身份和地点的特殊性,必须有所克制。因为每一次的好久不见,对于对方,是并不愉快的病痛和疾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时候发现尿中泡沫增多了?”王铁民问起患者。
“就最近。”患者笃定的答到。
这是一位康复5年的肾病患者。5年来,荨麻疹、新冠病毒感染等棘手情况他都曾经历,也都在及时就医后有惊无险。在与肾病相处的漫长过程中,患者慢慢积累并具备了“久病成医”的能力。用他的话说,“一到洗手间就照镜子伸舌头看看。”
舌诊不同于脉诊,需要将复杂的精微奥妙谙熟于心,才能摸准“寸关尺”,于脉搏跳动毫厘间,分辨并识别出与众不同。
舌诊门槛不算高,只要略加注意,舌苔的薄厚、颜色及有无边齿痕等都可一目了然。虽然未必知晓这些症状携带的全部身体信息,但也足以判断出最近有没有上火,是不是湿气大等问题。
只是对于这次复发,患者一时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分析病因的重要性在于,虽然药物可以缓解病症、治疗病情,但病因不除,意味着患者只能通过一直吃药来解决问题。
而除掉病因就像关掉了“症状-吃药-症状-吃药……”的开关,这也是中医强调“治病求本”的意义所在。
根据临床经验,在众多复杂的致病因素当中,饮食,尤其是长假中的饮食,常常是首要因素。
可只要一提到饮食,有些患者会与营养混淆,将饮食忌口误当成限制营养,表现出抵触情绪。
事实上,食物是丰富的,但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始终是水、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饮食忌口只是调整营养来源,并不影响营养本身。
而再深入下去,人们对于忌口重要性的轻视,或许也在于对“健康-疾病”两者关系认识的不同。
要知道,健康与疾病不是类似硬币正反两面那样孤立,骤然变化的,而是基于一条绳索的拔河比赛,输赢都在于双方积累的进退之间。
“拔河”时,一方是健康的肾单元,一方是致病因素。随着肾损伤加剧,健康肾脏“队员”日益减少,实力锐减。与此同时,对方致病因素却不断有新力量“上场”。随着病程进展,蛋白尿、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感冒、水肿、疲劳等长期性和临时突发性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合力将肾脏拉向疾病那一边。
在致病因素队伍中,还有一员常常被忽略的“大将”,即增加肾脏负担的风险饮食。
食物被分解后,肾脏参与代谢的数量越多,肾脏的负担就越重。再加上,动物内脏、肉汤、啤酒等,油脂、蛋白、嘌呤含量高,导致尿蛋白增加,血脂、尿酸升高,对肾脏造成二次伤害。
而对比高血压、高血糖等需要长期服药来纠正的风险因素,以及感冒、感染等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风险因素,调整饮食是非药物的,人为可控、几乎无伤害的治疗方案。所以,在治疗的同时,医生也会要求患者忌口。这样既能兼顾营养饮食所需,又极大排除外来的肾脏负担和伤害,将疗效发挥到最大,才能帮助患者尽快、尽早摆脱疾病困扰。
只是,长假里的松弛氛围极易让患者平时紧绷的管理意识松动,再加上与亲朋好友相聚心情舒畅,胃口大开食物丰富。“吃一点不要紧吧”的想法在周遭氛围的烘托下,比往日更加强烈难以按捺。一旦放弃自我管理,就给风险饮食留下了可乘之机。
“过节期间饮食上怎么样?”
“和之前差不多,肉什么的没怎么吃。”
“辛辣的吃了吗?”
“吃了羊蝎子,辣的。”
“辛辣的食物主要与免疫系统有关。免疫和过敏一样,吃一口和吃一顿是一样的。所以像韭菜、洋葱、尖椒、青椒、蒜薹之类的,需要坚持忌口。”王铁民再次强调。
“那我最近这些都沾边了,连着参加了三场婚礼,前两天还吃了尖椒炒大肠,我还嫌尖椒不够辣呢。”经由病因分析,患者心中释然,也大大降低了再次受累的概率,“其实油啊什么的我一直挺注意,而且最近自我感觉还挺好的,睡眠很好,也胖点了,还挺高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胖了说明饮食放开了,油脂类现在不是主要因素,关键是这些红线食物不能碰。”王铁民提醒患者,病情阶段不同,管理要点也有所不同。
藉由中医辨证,既辨明了症状和病因,也理顺了注意事项的主次。有了这个“排序表”,患者就可以灵活掌控精准管理。
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还需要患者朋友定期复诊,以及发现问题时及时就诊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