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伊朗新闻电视台11月10报道,伊朗外长希扬在与卡塔尔外长阿勒萨尼的电话交谈中发表声明称:“由于针对加沙平民居民的战争强度的扩大,战争范围的扩大已成为不可避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不知道伊朗外长的“战争范到底指什么。其实,自从伊朗支持的控制加沙的哈马斯组织于10月7日袭击以色列,引发以色列对这片飞地的战争以来,地区紧张局势和跨境冲突加剧,战争范围已经有所扩大。以色列和与哈马斯结盟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组织互相攻击。黎巴嫩安全官员说,有60多名真主党战士和10名平民丧生。暴力事件还造成至少七名以色列士兵和一名平民丧生。美国和联军部队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遭到据称是伊朗支持的部队至少40次袭击,45名美军受伤。自10月7日以来,也门胡塞武装也多次对以色列发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不过所有这些袭击都被击落或失败。美国上周宣布,已在中东部署了一艘可携带核弹头的潜艇,此举被视为向地区对手(尤其是伊朗)展示武力。

也就是说,战争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相关反美武装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美国实际上也被迫卷入。这样看来,战争范围实际上早就已经扩大。在此情况下,伊朗外长日前所说的“战争范围的扩大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就很值得深思。对此,人们首先要想的是,他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伊朗要亲自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伊朗亲自参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伊朗清楚,自己亲自参战,也难以战胜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本就军事实力很强,又有美国甚至其他西方国家军队的保护。而且,美国的保护力度会很大,因为美国与伊朗本来就矛盾重重,其自身早就对伊朗手痒痒了,只是主要碍于大国竞争而不敢轻举妄动。本轮加沙战争所催生的伊朗亲自发起武力攻击的动力,估计不会高于苏莱马尼遇害或以色列暗杀其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得。尽管伊朗、沙特、土耳其等中东地区大国都公开反对以色列对加沙的极端过度使用武力,甚至(特别是伊朗和土耳其)支持哈马斯的行动,也尽管伊朗高官在战争爆发后已经同沙特和土耳其的高官进行了沟通交流,但是它们在此问题上难以甚至根本形不成可观的合力,而是各有各的打算。三国中只有伊朗同以色列开战的动力最强。土耳其尽管其总统高调谴责以色列、声援哈马斯,但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土耳其只是为了通过相关外交话语强化其“角色身份”——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大国,而不会同以色列开战。土耳其最为关心的是库尔德独立运动问题,而在此方面美国有应对土耳其的好抓手。三国中,沙特是最不会同以色列开战的,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指导下,它对巴勒斯坦问题已经不太关心,要知道它在本轮战争前已经处于与以色列建交的边缘。三国中,伊朗希望但不指望土耳其或沙特能够同以色列开战,土耳其和沙特虽然都希望但不指望对方同以色列开战,但是它们都希望且指望伊朗同以色列开战,因为这样它们将会获得更多的用现实主义的话来说“相对的权力”,类似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就中东地区而言,力量对比依然严重失衡,在本轮的加沙战争中,伊朗直接参战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本土遭到武力打击。因此,伊朗外长所说的“战争范围的扩大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是某种虚张声势的话,那么也至多意味着其将更大力度地支持其地区反美、反以力量。中东地区未来政治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介入力度。据报道,中国将在阿曼建立军事基地,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中国的“角色身份”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