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0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在广州南沙开幕。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发表演讲时表示:“在使用了相关模型后,我们预测近期,这个月、下个月,包括1月份,会有一波小小的感染高峰,建议尽快接种疫苗,我们国家已经准备好了,有6种疫苗可供(大家)选择。”

看到这样的新闻后,不得不感慨,钟南山院士实在是太神了,11月8日的时候我出现了发热和咽痛的症状,自己买了核酸测了一下,阳性。

我在2023年5月25日的时候,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了第一次感染新冠的经历,到11月8日再次感染,两次感染的时间间隔是5个多月。

说实话,由于自己是医务人员,所以比较重视身体出现的异常信号,在发现不对的时候,处于职业敏感,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是不是新冠感染,现实生活里,很多人即便出现了一系列可疑新冠的症状,他们也不愿意去买核酸去测了,大多数人觉得新冠感染已经无法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只是把新冠感染看成普通的感冒,没有关注,自然也就不会去测。

不过,钟南山的这一番讲话还是很快上了热搜,看到很多人的留言都是,很长时间都没听到有关新冠的消息了,还以为新冠病毒彻底消失了呢?

其实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消失只是表面假象,在第一轮感染的时候,钟南山院士就说过,全国大概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约有11亿至12亿人。
如今新冠病毒已经卷土重来好几回了,像我这种自我防护措施做的很好的,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也感染了,如今又是二阳了,相信现在一次都没感染的应该是极少数了。

感染后,我们的身体里就会产生保护性抗体,抗体可以保护我们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次感染,但是抗体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专家推测的时间是3-6个月,从我两次感染相隔的时间来看,我认为这个时间段是可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冠病毒其实一直都没有消失,之所以呈现消失的假象,是因为大多数人已经感染了,群体免疫屏障已经建立起来了,在保护性抗体的作用下,新冠病毒没办法造成大范围传播,于是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流行了三年的新冠病毒生命力顽强,它依然活跃在这个星球上,等待我们身体的保护性抗体减弱或消失的时候,又会卷土重来。

新冠病毒感染现在更像是一种季节性流行病,就像流感一样,到了一定的季节,就可能出现感染的高峰,但是我要说的是,大家不必过于紧张,因为流行了三年的新冠病毒无论是传播力还是致病力早已大不如从前,不可能再掀起惊涛骇浪。

不过,对于老年人,还是要重视一下这个新闻,在高峰阶段,尽量做好个人防护,能接种疫苗还是接种疫苗,还是那句老话,能不感染尽量不感染。

因为一直以来,新冠病毒对于老年人都不太友好,在引起的重症感染者中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老年人,之所以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是因为老年人免疫力差,还有很多老年人有多种慢性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的慢性病,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新冠感染无异于雪上加霜。

第一次感染新冠,我的不适症状持续了一周左右,第二次感染新冠,如今已经是第三天,我的症状基本消失了。

人类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局面已经注定,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反复多次感染,但是只要免疫力好,并不需要过度担心新冠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至于有些人担心反复感染会不会导致长新冠,我个人的见解是,只要免疫力好,一般不会,但是对于免疫力差的人群,则有可能出现长新冠,这也就意味着恢复的时间需要更长,毕竟到目前为止,人类也没有找到针对长新冠的特效治疗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