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人星光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他的父亲是一代伟人,

身为开国元勋的后代,

他遭遇意外终生残疾,

这是他的个人大不幸,

可他却拖着这“不幸的身体”,

倾尽半生,

改变了千万中国人的命运!

他,就是邓朴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

八路军抗日前线总指挥驻地:

山西省左权县麻田村,

邓小平喜得一个大胖小子,

刘伯承说:

“这孩子长得朴实方正,

不如取名为邓朴方吧。”

出生于战火岁月,

父亲邓小平南征北战,

邓朴方经历过许多的苦难,

但相比这些苦而言,

长大后,他面对的一生中,

最深重的那次苦难,

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也改变了,

成千上万中国人的命运!

1962年,邓朴方以每门功课90分的成绩,

考进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

父亲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盼着他成为一名科学家,

传承红色家庭爱国情,为祖国建设奉献毕生。

假如按照既定的路途走下去,

邓朴方,一定会成为优秀的科研人才,

然而历史,总是不遂人愿走向既定的悲剧。

1968年的一天,北大一栋教学楼外,

一个身影一跃而出,

伴随着“嘭”的巨响摔落在地,

这个人正是邓朴方。

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父亲和母亲都被下放,

他不愿意随波逐流,更不肯说假话,

重重压力之下,他不堪折辱纵身一跃……

这一跳,造成重伤,他原本壮怀激烈的科研,

再也不能继续。

他在医院昏迷了三天,

最初医院不敢给他治疗,

后来医生虽然保住了他的性命,

但因没有及时做手术,

使他的腰部以下失去知觉。

待他醒来,便是自己再也站不起来的现实。

对20岁出头的邓朴方来说,

那是一段漫长而黑暗的时光,

原本前途无限的优秀青年,

成了只能瘫于轮椅之上的残疾人,

落差之大,令他痛苦,麻木,到心死如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邓朴方住在救济院,

一个小平房挤十几个人,

护工只有两个,一个70多岁,

一个还是个孩子。

他生活不能自理,

护工又不能时时看顾,

常常是喂几口饭就走了。

白天吃不饱,晚上疼得没法休息,

原本还壮壮的邓朴方,

瘦成了皮包骨头。

等父母得知儿子终生瘫痪的消息,

又得知儿子在北京无人照顾,

一生都很少写信的邓小平,

往北京不停写信,一封又一封,

请求让儿子转移到江西,自己亲自照顾。

三年里沉甸甸的书信,

饱含一个老父亲的舐犊情深。

组织上终于同意了,

当邓朴方来到江西与父母相见,

母亲卓琳伏在轮椅上泣不成声,

父亲看到脸色苍白,努力扬起笑容的儿子,

禁不住红了眼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朴方剧照

邓朴方忘不了那段时光,

南方的天闷热又潮湿,

他生活不能自理,

连翻身都无法完成,

父母担心他,怕他生褥疮,

每天都为他洗澡擦身洗尿片,

两位年过六十的老人,

白天要在外劳动一天,

晚上疲累不堪的回来,

还要照顾儿子。

看着满头大汗的父亲,

吃力地将自己翻过身擦洗,

看着父亲半夜怕自己难受,

爬起来给自己按摩,

邓朴方的心里已是热泪滚滚。

父母笨拙的爱,

陪伴他度过那段最难熬的日子。

可是,因为之前处理不及时,

邓朴方伤口还是恶化了。

1979年左右,

他的腰椎再一次骨折,

情况凶险到国内无法治疗,

要出国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

邓家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好在多方帮助下,

邓朴方的手术费总算解决了。

而这一去,

一直囿于暗夜中的他,

给中国千万人带来了光明。

复健期间,

邓朴方在看到国外先进医疗后,

他终于明白,

自己日后的路要怎么走,

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残疾人,

成为他心中冉冉升腾的梦想!

1983年,

他和同为残疾人的王鲁光,

(王树声大将的儿子),

在国内开始筹建康复研究中心,

可是一件事一件事筹备下来,

邓朴方的目标越来越大,

他希望全中国的残疾人,

都能受惠于此,

希望能有一个机构,

帮助全中国成千上万的残疾人。

最终雪球越滚越大,

他们把一个小小的康复中心,

干成了庞大的: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1988年,

在邓朴方的多方努力下,

这个基金会,

和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合并,

组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残疾人机构,

邓朴方任第一任残联主席,

他以义无反顾拼尽全力的势头,

把自己的余生全部献给了残联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他没日没夜的干,

短短三年,

他们帮助50余万名白内障患者,

实现了复明手术;

16万余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

实现矫治手术,

在中国范围内建立了,

26个省一级聋哑儿童康复中心,

和1300个精神残疾人,

和智力残疾人工疗站,

还有上千个社区康复站。

十多年后,邓朴方和残联,

已帮助880万残疾人康复;

从1987年只有2.7%的盲童入学率,

5.5%聋童入学率,

0.33%的弱智儿童入学率,

达到三项总体入学率74%;

建成特殊教育学校1600多所......

这是他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成绩,

深陷黑暗、不幸的邓朴方,

选择把光明带给了更多人,

成为千千万万中国残疾人的大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基于所做的贡献,

邓朴方获得了众多国际荣誉。

1988年,

他获得联合国秘书长特别奖。

1992年,

被康复国际第17届世界大会,

授予亨利·凯斯勒奖。

1996年,

被国际扶轮社授予保罗·哈里斯奖章。

2003年,他荣获“联合国人权奖”,

成为历史上第一个,

获得此奖的残疾人,

也是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中国人。

2005年,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

授予邓朴方“国际残奥委勋章”,

他是第一位获此奖的中国人。

有记者说,

他的残联事业做得非常出色,

个人又获得了这么多国际大奖,

是不是感觉到很满意。

邓朴方这样回答:

“还有那么多残疾人吃不上饭,

住不上房子,穿不上衣服,

这样的残疾人,

现在大概还有600万,

多大的数字啊!

贫困残疾人还有1000万以上。

所以,要说很满意,

这完全谈不上,

现在可以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这些工作都令我们满意,

或者说令我们兴奋,

但是谈到中国的残疾人状况,

我们没有做的事情,

比起做到的要多得多。”

残疾人事业,是让人流泪的事业,

做不成事情,

没有力量帮助残疾人解除痛苦,

会流泪;

做成事情,

帮助残疾人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也会流泪。

邓朴方会在失明儿童耳边,

安慰鼓励不要放弃;

他也会握住肌无力儿童的脚,

轻轻地按压他的穴位。

管理残联20年,

邓朴方的目标却是:

打造一个,

没有邓朴方的中国残疾人事业。

因为自己是残疾人,

身体能撑多久他不知道。

但是,

为帮助残疾人事业能长长久久,

他没日没夜的干,

不惜透支自己......

只为能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

他为残联寻找到了新的举灯人:

张海迪,

最初张海迪婉拒邓朴方,

因为她从来没有想过,

自己会担一个什么重要的职务。

是邓朴方的真心诚意打动了她,

他说要创造一个,

没有邓朴方的中国残联。

这句话十分触动张海迪,

“这真的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一句话,

为什么呢?

他希望中国残疾人事业,

能有更远的发展。”

张海迪最终当上中国残联主席,

半年后她说,

“中残联的工作比我想象的多,

也很累,

半年来,

我去了一些地方考察、调研。

再就是参加各种会议,研究工作。

常常是工作到深夜,或是凌晨。

疲惫的时候,

我总是想起朴方同志,

是他开创了中国残疾人事业,

20多年,他做了那么多工作,

去了那么多地方。

同样作为截瘫患者,

我能深深体会到,

朴方同志所忍受的痛苦,

也知道做这件事,

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精神力量。”

而已经离任的邓朴方,

78岁高龄还没有颐养天年,

仍四处奔波,

将帮助残疾人视为己任,

只是他很低调,

十年里公开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一直在背后默默为残联做事。

而从最初步入残联事业,

到不断壮大,

邓朴方从未和父亲说过一句,

要父亲出面支持他的工作。

他觉得这点对不起残联,

因为自己的要强,

残联没有邓公的任何题词,

或者直接指导。

好在多年努力,

总算将中国残联托举到今天。

他说:“我面对他父亲是无愧的,

他面对我是欣慰的。”

邓朴方,或许人们曾经认为,

他最有名的身份是邓公之子,

但现如今,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他:

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创始人。

他身世显赫,却命运多舛,

终其一生困于一方寸之地,

可是这一辈子,

他没有因身残而泯灭志向,

没有躺在父辈的荣耀上弄权,

更没有骑在人民头上享福,

他将自己化作基石,

托举起了,

中国最需要帮助的残疾事业,

他是一个轮椅上的强者,

是为残疾人,

高举起希望火把的英雄!

这样的邓朴方,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他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的红二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