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宣紙保存方法需重視。多年前,我通常是將整刀的生宣紙去掉外包裝裸放,以加速它的自然氧化,如果擱置在不見風的房間裡,長年關閉,問題是不大的。但是日常免不了要開門取紙,這就讓濕氣有機可乘,或多或少地使宣紙受潮,雖然不明顯,紙質必定受影響,出現輕微的類風礬現象。

這款六尺紅星棉夾就屬於此類現象,沒有明顯的風礬細小白點,筆感墨色卻略顯稍微粗澀,原因就在於紙質已見風受過潮,生成了極細微的白點,肉眼幾乎看不見,使用中即能感覺到。細小的白點是見風受潮的結果,不受墨,未見風受潮的部分很敏感,故而其墨韻即有輕微的乾澀,造成三分熟的錯覺。直覺觀察,墨色似不夠潤,層次不夠清晰,特別是積墨時,疊加上去的墨韻有些板,滲化不夠自然。,甚為可惜。

紙有一定年份,最起碼90年代中期之前,撫摸紙背,略有毛刺感,顯然不是鋼板烘焙。油煙墨色略有冷意,顯然是陳年好紙,只是因為保管不當,降低了宣紙的品質。錢松岩曾在他的小冊子「硯邊點滴」裡說過,風礬要徹底,效果別有一番韻味。

新紅星拆封後擱置幾個月就會出現乾澀現象,估計與短時間內見風受潮有一定關係。因此,為避免此現象的發生,建議新紅星擱置幾十年後再拆封使用。

尺寸:六尺四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