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族属西羌族的一支,发源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唐朝时,经过两次内迁,集中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唐末黄巢起义时,唐僖宗传檄全国勤王,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因出兵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国姓李,管辖夏、银、绥、宥、静(今米脂东)五州。

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李继迁不从,率领党项贵族逃入地斤泽(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抗宋自立。后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建立西夏王朝,不过大宋一直没有承认。历经十帝,从建国即巅峰,到后来一些不知名的小皇帝,延续了189年,到1227年蒙古的窝阔台大汗杀掉西夏皇族乃至党项全族,西夏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兰山下西夏王陵

西夏王朝十帝中,能值得书写的也就是前三位创业者。

1、李继迁(963年-1004年):北魏鲜卑后裔,陕西米脂县西北人,西夏太祖。

出生于陕西榆林无定河边,据说生下来就有牙齿,长大后“擅骑射,饶智数”。

当党项族长李继捧向宋太宗献地称臣,并被要求其五服之内的宗族入质汴京时。李继迁假装服丧,逃到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联合党项豪族,抗宋自立。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周旋于宋辽两大势力之间,虚与委蛇降而复叛,叛而复降,壮大自己的力量,从北宋西北的癣疥之疾变成了边疆的心腹大患,也为为将来其孙子元昊立国赚下足够的本钱。

公元1004年,攻占凉州(今甘肃武威)后中了吐蕃人的诈降计,在归途之中被吐蕃伏击所伤,时年仅四十一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继迁

2、李德明(981年—1032年):李继迁长子,西夏王朝奠基人。

公元1004年在李继迁灵柩前继承夏王位。绝对的韬光养晦,闷声发大财的主儿,“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

在位期间,放下身段“麻痹”辽、宋两国,扮猪吃老虎派兵极力向西拓展,西攻吐蕃和回鹘,其势力直抵玉门关,囊括整个河西走廊。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精兵,给西夏储备了足够的立国资本。

清代学者吴广成《西夏书事》评价李德明:“夏国之业,实基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明

3、李元昊(1003年-1048年):李德明长子,西夏王朝开国皇帝。

自小就龙骧(xiāng)凤翥(zhù),“多大略,善绘画,通蕃汉文字”确实异于常人。公元1028年,远掠河西,夺取甘、凉二州,控制河西走廊。

其父死后,开始称帝建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改姓氏,换国号,变换发饰和服装,创制西夏文字,仿照中原设置政权机构,定都城,全境广布兵员,通过经过短短的六年时间,完成了这项工作。万事俱备,只待登基。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一众亲信大臣的拥戴下,在今银川正式登基,国号称大夏,建立了一个“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的党项政权,不过宋朝是没有正式承认的,后来与北宋达成协议,取消帝号接受宋封号,称西夏主。

和历史上的许许多多的统治者一样,后期李元昊不理朝政,纵情声色。抢夺儿子的妻子,被儿子持戈进宫刺伤并削去鼻子。重伤不治,在痛苦中死去,终年仅4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