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陷阱,其中“代理退保”骗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一些非法组织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幌子,引诱消费者委托其拨打平安保险400投诉电话代理维权,从而获取高额利益。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更对消费者的财产和权益造成严重损害。

平安客户陈先生2018年4月份在平安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重疾保单,重疾保障保额30万元。2021年8月份,陈先生的一个“朋友”劝说其身体健康,得重大疾病的概率很低,陈先生的保单,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全额退保。陈先生认为自己才四十多岁还年轻,身体一直都很健康,认为保险对自己没什么用,便听从“朋友”的教唆拨打平安保险400投诉电话进行“投诉维权”退保。平安保险公司多次按退保政策与其沟通无效后,给予陈先生的保单进行退保处理。

没想到,退保后仅仅不到两周的时间,陈先生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发现肠道多发肿瘤需要住院,手术后确诊是恶性肿瘤,面对后续高额的化疗费用,才享受到“退保福利”没多久的陈先生彻底冷静下来了,为自己不久前执意退保懊悔不已,而当陈先生再次联系所谓的“朋友”,对方在收取了四千元高额手续费后,已经不回微信、不接电话,彻底如人间蒸发般消失在陈先生的生活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理退保”机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教唆、指使、引诱消费者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不实信息进行投诉、举报或诬告,消费者很可能因此参与非法行为,甚至构成欺诈,面临较大的被诉讼的法律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11月16日再次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不法行为侵害。

消费者应从持有保险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合规机构,或在保险机构办理有效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处办理保险业务。在投保过程中,消费者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对特别提示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费缴纳、保险金理赔或给付、犹豫期、退保损失、风险告知等合同重要条款应明确理解后再签字,以有效保障自身权益。最后是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消费者对保险产品有争议的,可以直接通过平安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向监管部门反映,通过仲裁、诉讼等其它途径解决。

介于近期退保代理黑产的泛滥,平安保险公司很重视此类恶意行为,消费者一旦选择“全额退保”黑产代理,不仅面临着财务,个人信息等的风险,还很有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拉入黑名单,以后都无法再继续购买保险。这种抱着侥幸心理的选择,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将自己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拨打平安保险400投诉电话选择正规的处理方式,才是稳妥保平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