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戍区正式成立于1959年,是一个正军级单位,主要负责拱卫京畿重地,守护首都的安全。北京卫戍区成立后,吴烈少将担任了第一任司令员,在吴烈之后,曾美少将、李家益少将以及傅崇碧少将等人陆续担任了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一职,他们兢兢业业,为守卫京畿重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北京卫戍区的第四任司令员,他的名字叫傅崇碧。值得一提的是,傅崇碧还曾两度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一职,可惜的是,在“十年特殊时期”,傅崇碧却受到了江青的迫害,被关押了六年多时间。那么,傅崇碧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新中国成立后,傅崇碧担任了63军军长,率部奔赴朝鲜战场,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朝鲜期间,傅崇碧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战役以及开城保卫战,为促成《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保家卫国的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朝鲜回国后,傅崇碧留在了北京军区,担任了北京军区副司令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等职务,同时,他也是北京卫戍区的第四任司令员。时间很快就来到1966年,这一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江青的地位也日渐提高,但江青野心很大,为了夺权迫害了很多干部,而傅崇碧则保护了很多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例来说,红卫兵曾举报总理的胞弟周同宇参加了阴谋“聚餐会”,并把这件事报告给江青。江青不问青红皂白,一下子就送到了总理办公室。此时傅崇碧给总理了一个建议,他建议:“与其让红卫兵乱来,不如由卫戍区出面以拘留的形式把周同宇保护起来。”总理也明白傅崇碧的良苦用心,于是他就接受了傅崇碧的建议,提笔写了一份批示,让北京卫戍区拘捕了自己的胞弟。

在1966年到1968年,傅崇碧以这样的形式保护其他干部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过,这也引起了江青的不满,江青总想找机会设下圈套,为傅崇碧捏造罪名。1968年3月5日晚上,傅崇碧因为要汇报工作,提前联系好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办事组,然后带着三个人,乘坐两辆车奔赴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驻地,经过允许后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次正常的工作汇报,却使得傅崇碧将军落入了江青提前设置好的圈套。不久后,江青捏造了傅崇碧武装冲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虚假罪名,与傅崇碧一起被捕的,还有代理总参谋长杨成武以及空军政委余立金,这就是1968年发生的“杨、余、傅事件”。

“杨、余、傅事件”发生后,傅崇碧被撤销了职务,并被关押了六年多时间,直到1974年才恢复人身自由。总理非常关心傅崇碧,1975年,在总理的努力下,傅崇碧重新复出工作,而且再次受到重用,担任了北京军区副司令。1977年,傅崇碧第二度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继续致力于北京卫戍区的建设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傅崇碧主动退居二线,过起了离休的生活。虽然已经离休,但傅崇碧依然关心我军的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积极出谋划策。晚年的傅崇碧还热衷于公益工程,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帮助了很多贫困学生。2003年,傅崇碧因病去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