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召开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日前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加快,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要了解其技术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要求

一、总体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遵循以下总体要求: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以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农业科技、生态建设为抓手,把农田建设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生态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努力构建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建设目标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是在规定建设期限内建成一批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桥涵建设,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实施田块整治改造,配套建设田间建筑物等工程措施,使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形成完善的田间道路网、灌溉排水系统以及农田防护林网等。同时,通过实施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以下标准:

1. 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应达到地块规整、集中连片、分布有序、耕作层深厚、土壤细碎、无明显坷垃和团粒结构,田面平整度应小于3厘米。土地平整应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机械作业要求为前提,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灌溉与排水。灌溉与排水设施应配套完善,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灌溉水源要可靠,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排水系统要健全,能够及时排除农田多余水分,避免农田受淹涝灾害。

3. 田间道路。田间道路应布局合理,满足农业机械化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道路宽度和路面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应具备与外界交通相连接的条件。

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应完善,能够有效地防止风、沙、水、土等自然灾害对农田的危害,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措施应科学合理,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同时应注重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6. 农业科技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应配备相应的农业科技服务设施和人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7. 建设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建立健全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监管责任,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和管理效能的提升。同时应注重工程的维护管理,确保工程的长期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 社会化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积极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9. 监测与预警。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警体系,对农田环境、农作物生长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农田生产和粮食安全。(天山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