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

为庆祝宁海县民营个体协会成立四十周年(1983—2023),回首协会走过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优秀会员风采,自2022年4月份起,特推出“喜迎宁海县民营个体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报道,以弘扬正气,奏响时代最强音。

系列报道之十二

剃头匠:顶上显功夫 真爱洒人间

文/曹利宣

在宁海城区的淮河路旁,有家门面不起眼的理发店,七八平米的斗室,没有豪华装饰,可店里的剃头师傅却手艺高,名声响,不但收费大众化,而且热衷于公益事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被浙江省个体协会授予“志愿服务突出贡献者”称号,堪称社区志愿服务的典范。

这位剃头师傅叫叶邦红,宁海力洋人,虽年已古稀,却身手不凡,精神抖擞,干起活来利落干净,绝不逊色于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叶邦红出生于1954年,少年贫寒,5岁时得小儿麻痹症,因没钱治疗,故落下颈部残疾。十口之家的他排行老三,16岁那年由于没钱上学,就拜当地理发师学艺,三年期满后,便在力洋老家开起理发铺,取名“邦红理发店”。

不久,改革春风吹来,叶邦红欣喜地领到第一批个体营业执照。由于学得师父真传,手艺出众,加上待人和善,服务周到,小小理发铺生意红火,声誉日隆。

因为自己淋过雨,在经营中,他总想给别人去撑伞,对拿不出钱来理发的就免费;对老弱病残不能上门理发的乡亲,便登门服务;尤其是力洋区(早设区公所)成立个体协会那会,他光荣地当选为首届个协理事,于是心潮如涌,经常带领一帮有一技之长的同行,或上山下乡,或进校园敬老院,或上街去开展为民义务活动。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个体协会这个充满能量的大家庭里,叶邦红身心得到了磨炼,优质的服务也赢得广大顾客的好口碑。自1984年以来,连续五届当选为宁海县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代表,也获得过“五好经营户”“诚信经营户”和县市级先进个体劳动者等荣誉,1996年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共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天高任鸟飞。九十年代初,为求发展,叶邦红将理发店迁移城区淮河路。进城后,他初心不改,更以党员的高标准来衡量自已,激励自我,还主动加入到县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队伍,每有社区志愿活动,从不落下,足迹遍布20多个社区,30多个乡村和敬老院。

“叶师傅,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常来参加活动图什么?”在志愿服务的现场,常会有人发出关切的提问。而叶邦红总是笑而答之:“老年人多参加活动,不但有益健康,还能避免老年痴呆,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更为感人的是,叶师傅二十多年如一日,情系社区弱势群体,风雨无阻,常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特困户登门义务理发。服务次数之多,已无法计数。一次,有位重症病人在临终前需理发,其家属匆匆跑来请求,叶师傅二话没说便赶赴医院,当理完发家属递上高酬深表谢意时,叶邦红却婉拒说:“能让患者干净而轻松地离去,这是我最大的欣慰,虽说累了点,但很是值得。”

1990年9月,叶师傅以浙江省个协授予的“志愿服务突出贡献者”身份赴北戴河疗养,本可静下心来休闲一刻,可他不忘本色,依然带上工具,在空闲时为各地先进代表理发,此举深深感动了大家。

叶邦红还热心慈善事业,虽不是很富有,可每每碰上慈善捐款那些事,踊跃捐助,1990年获得过市教育资金委员会和市个协颁发的“捐资兴学,造福后人”嘉奖。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在坚持做。就这样,叶邦红身体力行,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心用情用力,把温暖送给千家万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理发40年,若论叶师傅的手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剪发、刮胡子、剃板寸平头是他最拿手的好戏,而这“三部曲”也最能体现一个理发师的技能。

叶师傅刮胡子时,手法娴熟,轻盈精准,从不让顾客有疼痛之感,或刮出血来,让你独享脸部舒美,满意而归。剪发时,他上下舞动,有时候就一把剪子,伴随着嚓嚓嚓清脆悦耳之音,就大功告成。而板寸平头,就倚仗一把轧剪,靠平时练就的“快、稳、准”三字诀,一挥而就。叶师傅说,板寸平头如一次不成形,反复修改,就会适得其反,越改越难看。所以说,板寸平头最能体现理发师的“顶上功夫”。

40年的理发生涯,叶邦红也接纳了无数前来学艺的徒弟。对徒弟他严要求,好教导,只要徒弟学会了本领,无论时间长短,就放飞他们,从不强留徒弟为自己赚钱,为此桃李芬芳,师徒感情融洽。

经营中,虽说叶师傅手艺高超,有一技之长,却也有不尽人意之时。因过于“正统”,叶邦红对前来剃奇形怪状发形的顾客,象三毛发,头部刮光、顶中留一撮毛,后脑留长发可打辫的等等好赚钱的发型,他都委婉说明,“苛刻”地拒之门外,并给再多的钱也予谢绝,充分显示着理发师独有的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道酬勤,功天不负有心人。叶师傅获得过首届宁海县十大杰出志愿者、宁海县政府慈善志愿服务奖、宁波市优秀志愿者、宁波志愿之星等诸多奖项。他的先进事迹被浙江民营经济、今日宁海等媒体报道。

就这样,叶邦红用一把剪刀、一柄梳子、一片丹心,伴随着几多咔嚓声,每天从日出到星星点灯,硬是把少年打磨成老年,把青丝染成白发,操碎天下头等大事,练就人间绝顶功夫,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文/胡永伟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文章: 曹利宣

□ 排版: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