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宁海县文史界和酿酒业分外热闹,雪藏了200余年的酿酒经典《六必经酒》一书,得到了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文史工作者和文人墨客对这一宁海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此书作者杨万树系宁海清代道光年间缑城市门杨氏老五房族人,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旧城改造,市门杨氏分布于全县各地,其中从14世开始,老五房后裔就开始居住在宁海城北郊檀树头村,与市门杨氏一脉相承。又经考证,宁海东门酒厂的创建和发展又与市门杨家酒坊渊源流长。这不禁勾起我对已故画家杨象宪先生的思念,以及他与宁海东门老酒的一些佚事。

杨象宪先生亦名象轩,1937年2月生于宁海县城关市门头。根据族谱记载,第22世杨万树谱名家宜,家字辈后的字辈为:家——犹——日——植——其——象,象字辈为27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杨象宪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选修花鸟专业。学业优异,于1964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71年调故乡县文化馆,经历了十年打杂,上山,下乡,下海,摄影,全面深入观察了家乡生活。1981年调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书,1992年7月被聘为美国斯哥德摩学院客座教授,讲学一年。1998年退休,2004年居济南市文化东路,2011年3月18日去世。

先生自幼就喜爱画画,且天资聪颖。在中小学期间,就幸得老师垂爱,在大学时又身处名校,师承名师。凭借他的聪慧悟性和刻苦努力,在花鸟画创作上开一代画风之先,形成了线墨交融、以书入画、清秀雅致、宁静致远等具有鲜明个性的特色。

笔者于1971年搜集到一幅题为“拟颐翁”的花鸟画,深为杨老师的笔墨神韵所倾倒。后经陈林干兄引见才与杨老师相识。杨老师调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任教后,暑假回宁海,我们相逢时他就称我为老乡,而且戏称是双重老乡,何也?他是宁海籍山东人,我是山东籍宁海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先生酒量不大,但也能吃斤许,且独衷意宁海东门老酒。他知我老家是山东蒼山县(现改名兰陵),他送我一幅书法作品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故乡”这幅墨宝,节奏优美自由,生动活泼,字体遒逸,是我最爱,尤慰我乡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我与夫人回山东老家,父亲嘱我去曲阜看望杨老师,他对我这个“老乡”的到来十分高兴,抱着我热泪盈眶,除了盛情款待,还亲自安排住在大学专家招待所,游览“三孔”景区。我感觉到,山东人民的热情已浸染了杨老师的胸环,他也全身心融入了齐鲁大地。他热爱山东的山山水水,他喜欢山东人的豁达仗义性格,他培养教育了众多书画人才,也给齐鲁人民留下了宝贵财富。泰山之巅,运河两岸,泉城内外,微山湖畔,渤海湾内…处处留有杨老师的足迹。

杨老师虽身在山东,他家国情怀特别深厚,他去美国交流授课一年回曲阜,顾不上倒时差,当他现身课堂,同学们说“杨老师我们想你啊”杨老师回音“我也十分想念你们啊”,顿时,课堂内一片欢呼,十分感人。杨老师更怀念宁海家乡,他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在他的画作中能感受到浓烈的思乡之情。那一簇簇的柴爿花(映山红),那春风垂柳,那双飞新燕,无不显示家乡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 年杨老师乔迁济南,我送了一大坛宁海东门老酒以贺,那年春节期间,杨老师来电“开文,今年春节我全家因你送的东门老酒而特别热闹”…这真是,每一滴都是情义,每一口都是乡愁。

我的几位朋友,包括一位在甬创业的杨姓台湾同胞,久仰杨老师的大名,渴望得幅墨宝。2008年春,我们驾车赴济南“吉祥苑”拜访杨老师,求墨宝,杨老师取出画作任我们挑选,当我们要付润资时,老师一听就沉下脸,很不满意的说“你还不知道我的性格?怎么能收你们的钱呢!”他见我没挑选画,问我为何?我答道“您已给我不少墨宝了”,杨老师二话没说,亲自选了一幅送我。他还设晚宴款待我们,我们只得从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9月,我全家并二位弟弟和我夫人的娘家众人赴济南南下纪念广场瞻仰先辈,期间专程去杨老师寿域(玉函山公墓)祭奠,献上一瓶宁海东门老酒以慰在天之灵。

甲辰端午写于凌霄园南窗

作者简介】刘开文,公务员退休。现为宁海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相关链接亦精彩】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图文:刘开文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