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运河

贯通南北 联通古今

蕴含着

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

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

在给沿河流域

带来经济、政治、文化繁荣的同时

也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是南北医药交流

沿岸医学交融汇通的重要渠道

伴随着运河贯通南北的文化交流

北京的中医药文化

也逐渐形成并完善

燕京医学流派

燕京医学流派

是北京地区

近代中医医家主要学术流派

融合汇通而成的

地域性中医学体系

呈现出

以京城四大名医及其传承人的

学术经验为核心

以宫廷医学(太医派)为基础

以家族传承、学院教育、师承教育

相结合为特点

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

中西医汇通特色

各派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燕京医学由三大学派组成

“通”是运河文化的精髓

也是燕京医学的主要学术思想

三大学派

在北京相遇、融合汇通

形成了"燕京医学"

名医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民国及其以前时期的

名医及其门生

是北京中医界的主力阵容

汪逢春、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

四大名医为首

1930年

萧龙友、孔伯华、施今墨

和北平地区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中医们

联合京都中医界名流共同倡议设立

“国医学院”

名医派

在学术上造诣颇深

临证经验丰富而各具特色

由于多是由南方各地来京

因而又称南派

【太医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指清太医院的御医

虽然为数不多

但多熟读古典医籍

精研医林各家

独具风格

如颇具声望的袁鹤侪

“正统幼科”瞿文楼

还有清皇族后裔金书田

不但通晓《内经》《难经》

还曾与蒙医活佛交流学术于雍和宫

对文学经史也研究有素

【世医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指师承家传的中医

和一些自学成才的“儒医”

他们大多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自学而后投师

或世代相传

在医术上有独特的经验和专长

继承了名师或祖辈医术的真传

其中也包括

有一技之长或独特疗法的民间医生

如今

正规医院的中医生大多都是学院派的

全国都用统一的教材

但学院毕业只是走向临床的第一步

随着不断的师承、学术交流、临证经验

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宾】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

中医主任医师 张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