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总是把温柔可亲的一面给不熟悉的人,把生气暴躁的一面给身边亲近的人。

尤其是在愤怒的时候,就像一个冲动的魔鬼、一只刺猬,说着不着边际却又违心的话伤害着他们的心,甚至把最后一丝温情也都消磨殆尽。

人人都渴望在善待自己的同时也能善待亲人,当你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时,非暴力沟通可以帮你解决,学会充分表达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人喜欢被否定

有调查指出:在中国,68%的家长都曾伤害过自己的孩子,不是打也不是骂,而是——语言暴力。

但可悲的是,很多家长在用语言对孩子进行「施暴」,却始终不自知......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坐在前面的小男孩一直兴高采烈地和妈妈分享在幼儿园发生的事:

“妈妈,今天我在幼儿园吃了两碗饭”,“妈妈,今天我被老师表扬了”“妈妈,我今天画了一张画送给你”......

妈妈一直看着手机,时不时“啊、哦、嗯”地敷衍孩子。最后终于绷不住了,不耐烦地说了句:“你好烦啊!”

听到妈妈这句话,小男孩瞬间把头低了下来,在剩下的车程里一声不吭,一直处于“低气压”的状态。

满心欢喜地和妈妈分享在幼儿园发生的趣事,却遭到了妈妈冷漠无情的回应。

很多家长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有时候自己无意的一句话,会像一把小刀,深深地扎进孩子的心底,留下伤疤,痛苦且无法痊愈。

父母一句否定的话脱口而出、不痒不痛,那被否定的孩子会怎样呢?

一是开始哭闹撒泼,为达到目的不顾一切,无奈之下打骂一顿,最后又搞到双方崩溃收场;

二是触发逆反心理,被拒绝的事情开始偷偷做,甚至变本加厉;

三是慢慢地开始压抑自己,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把心事都藏在心里,亲子关系慢慢疏远;

没有人喜欢被否定,尤其是一个冷冰冰的“不行、不准、不可以”。

如果你每天都在跟孩子说“不”,甚至孩子还没说完就直接拒绝。

那你就要深刻地去进行反思,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控制情绪,低声教育

我们都说要做一个慈母,和孩子相亲相爱。奈何,稍不留神就成了塑料母子情。

孩子犯了错,父母首先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低声教育。

父母情绪越稳定,孩子也才能越自在,越平和。好的父母,从不会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牺牲品。

低声教育是与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

家长或幼师常常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说服教育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

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这时候就要考虑改用低声教育的方式了。

多家长都有被孩子惹毛的时候:在家里上蹿下跳,不依着就撒泼打滚;邻居上门告状,说你家孩子又动手打了她的孩子……

好多家长都会被激怒,大声呵斥,甚至动手就打。然而次数多了却发现,这样的“大喊教育”效果并不好。

孩子要么越来越皮,要么越来越没自信,要么干脆成了“两面派”,当着家长的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其实,在教育方式上,不妨尝试低声教育,给孩子留些自信和反思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岁无条件,但一定有原则

被父母无条件爱着的孩子,在规则下健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成长为能够聆听、尊重他人的人,这是亲子最重要的核心之一。

所谓爱,“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处。”

所谓无条件的接纳,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优点或者缺点,父母都要接受并鼓励孩子。

所谓原则,“原则”是当孩子做错事,犯错误时,我们依然爱孩子,但是,我们不能纵容,应该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改正。

教育孩子有原则地控制,比无原则地纵容更重要。

教出有规矩的孩子,父母这三点原则不能忽视:

1、有些事,不能惯,从小就要立规矩

孩子不听你的原则,常常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

被惯坏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底线,溺爱的失了原则。

第一次出现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

当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具体设置了一些边界和限制后,制定了规则就要认真去执行,不要轻易让例外的情况发生。

2、有些事,必须要让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帮孩子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的及。

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都全权代表了,那孩子就失去了自身力所能及的责任,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

3、有些责任,必须要让他自己承担

孩子做错事情,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了责任,你要告诉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每一个“我爱你”之后的转折“可是”,都是在提醒孩子对你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你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你要为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承担后果,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这就是“有原则”。

在爱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失去爱,也不缺乏管教,坚守做父母的原则。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一朵花开都必须经历风雨,每一种滋味都应该要你亲自品尝,如果你不能让自己坚强起来去适应环境,环境不会反过来迁就你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喜怒哀乐皆有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人们之所以会去指责,是因为内心有未被满足的需要,那些未达到自己的需求或者不配合我们的人,我们总是以“要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还有生气的时候不会合理的表达愤怒,都是一种“暴力沟通”。

生活中还存在疏离生命的语言形式,包括道德评判、做比较、推卸责任等,而作者在书中所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语言”。

小到家庭、朋友、同事之间的矛盾,大到劳资、帮派、群族之间的矛盾,都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解决,帮助我们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冲突,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善待自己,创造平和的心境。

点个「在看」,与家长们共勉。

和千万妈妈互动分享,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