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山西王”阎锡山死前遗愿,竟是让家人莫要放声大哭。

1960年5月,阎锡山被家人紧急送往台湾大学医院接受抢救。自知时日无多的他,早已留下了7点奇怪的遗嘱。他的遗嘱内容分别是什么?晚年定居台湾的他,又有着怎样的心境?

1950年8月,台湾郊区阳明山偏僻的菁山草庐,迎来了它新的主人,曾经在山西叱咤风云的阎锡山。

此时的阎锡山已经年过花甲,接近古稀,不复昔日的意气风发。他没有再背负沉重的政治负担,更没有任何职务在身,简简单单地在这寂静之处住了下来。

回首过往,阎锡山的后半生,堪称跌宕起伏。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中国或许无法在短时间内回到太平岁月。战火与硝烟,随时有可能再度燃起。

于是,他私自扣留了一批日本俘虏,命令晋绥军加强军事防御工事的修筑,加强日常训练力度,做好应对战斗的准备。

此后,阎锡山与我党军事将领之间的对抗便一直存在。

1947年12月,山西运城成功解放。战役的包围圈在一步步收缩,阎锡山的大本营太原,很快就会成为一座空城。

或许此时此刻的他,已经能够预见自己的失败,否则,他也不会把目光投向南京,积极地给自己和家里人都安排退路。

只是在明面上,他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面对固守太原的晋绥军,他还是发出了战斗号召,大肆搜集资源,制定了严苛的禁令。

暗地里,他和李宗仁的秘密往来未曾断过。他相信,只要国外力量还想插手中国内政,李宗仁就会成为他不倒的后台。

他走的每一步,都在给自己留余地。

1948年10月,太原战役爆发。这是一场历时半年的激烈战役,我军为了拿下阎锡山最后的阵地,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战役还没有结束,他这个“山西王”就找了个机会,坐着飞机离开了太原,朝着南京飞去。

他以为,这里会是他东山再起的地方。只要留得青山在,他还有机会剑指山西。哪怕后来跟着蒋介石一起去了台湾,他都还没断了这个念想。

1949年12月,阎锡山带着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批官员离开了大陆,去往台湾,投奔蒋介石。

他想让蒋介石看到,自己还有担任重要职位的能力。可是在老蒋这里,他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1950年,他在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临时会议上的辞职,与其说是主动,不如说是被逼无奈。党内高层之中,已经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台北热闹的环境,只会让他越发落寞,也不利于他之后想要做的事情。所以,他搬到了菁山草庐,开启了他人生中的另一番事业。

之后十年的生命中,他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写作这件事情上。手中的笔,桌上的纸,就是他向外界宣泄自己心绪的工具。

远离喧嚣的政治环境,他渐渐沉下心来,全神贯注于每一天具体的思考。有时灵感来了,他简直写得停不下来。

在草庐之中,他的生活作息非常规律,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太大差别。每天早晨7点,他雷打不动地起床,简单洗漱再吃点儿早饭,他便坐到书桌前,一坐就是一上午。

毫不夸张地说,在写作之时,时间仿佛成为了流水,没有太多存在感,但又流动地飞快。

一个在山西横行霸道的地方军阀,晚年竟然与书桌笔墨为伴。如此强烈的对比,实在叫人不得不感叹一句命运无常。

在生活条件方面,阎锡山并没有太多的要求。想来也是,在人世间沉沉浮浮大半生的他,主动搬到偏僻草庐之中的他,已经不复当年的野心,不那么奢求富贵奢华了。

一份清粥小菜,一个饱腹感极强的花卷,两盘小炒蔬菜,都能成为他口中的美食,腹中的常客。

其实从前还在山西时,他自己也过得相对简单。哪怕自己是当地的土皇帝,他也没有在生活中表现出太过奢侈浪费的做派。

日常自己吃饭时,一般只有两三道小菜。哪怕招待客人,他也最多准备四五道菜,以及一壶山西汾酒。

而他的身份摆在那里,很少有人能让他破例增加菜品和酒水。

后来,他为了自己能够把持更久的权柄,竟然硬起心肠改掉了抽纸烟的习惯,既能节省一定的资源,也是为了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

从前他有搓烟的习惯,戒烟之后,在思考问题时,或是沉默不语之时,他便用火柴来代替纸烟。久而久之,搓火柴便成为了他新的习惯。

权势加身时尚且如此,如今失去权力之后,他更是表现得似乎已经无欲无求。当然,此时的他也不是完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还是会主动参加一些社会类的公开活动,会积极地与外界交流,也会在草庐当中招待客人。只不过,来来往往的朋友们,大多都不是政界的官员干部。

老蒋见他似乎真的在“修身养性”,不再过问台湾政事,也逐渐放松了对他的戒心,还亲自去过他的草庐做客。

在1950年到1960年的10年时间里,阎锡山总共写了三千多万字,出了20多本书,其中包括阐述他个人人生态度的中立性书籍,以及一些立场并不公正的政治性书籍。

《三百年的中国》,这算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品。在这里面,他还分析了一些共产党最终成功建立新政权的原因。

在这个问题上,他经过多年思考,终于慢慢领悟了毛主席的群众路线的妙处。他也终于懂了,只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一支队伍和一个政党才有可能获得胜利。

不过,山西最终落到我党手中这件事,他却始终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单论山西这一个地方,他认为,自己和晋绥军得到的群众基础比共产党更加深厚。

但是,山西却在晋绥军的眼皮子底下变成了共产党的解放区。这个问题,或许他终其一生都想不通,他忽略了,他在晋地的经营,是完全脱离了群众的。

1959年,他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理想,经常感觉头疼乏力,胸闷气短,心脏处还时不时传来刺痛的感觉。

但对于完结《三百年的中国》这本书的执念,他最终强撑着一口气,哪怕在医院接受治疗,他都还挂念着这件事情。

等到书籍正式完结之时,他的这口气也就断了,人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倒了下去。

1960年的上半年,他因为病痛难耐,再一次被家里人送到了台湾大学医院。

人对自己的生命是有感知的,当生命即将进入倒计时的时候,冥冥之中,他会得到某种信号。

所以趁着自己还有力气说话,还能表达心中所想,阎锡山对陪在自己身边的妻子交代了自己的7点遗嘱。

其中有一项,他希望家里人在他去世之后,千万不要放声痛哭。悲伤是正常的,但他不愿意让家里人用外放的方式将悲伤的情绪表达出来。

世人猜测,这个遗嘱,或许与他10年间对自我处境的反思有关。他不想再吸引任何的关注,也不想被蒋介石猜忌,更不想成为新的社会话题。

一无所有地来,能够平平淡淡地走,这就是最好的一生。没能回到山西的阎锡山,是不值得被大肆怀念的阎锡山。

说到底,丢掉山西这件事,或许是他此生都无法治愈的心病。

他也知道,在自己深居简出的这些年里,台湾当局其实一直都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蒋介石的疑心病极重,他和老蒋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自然是清清楚楚。能够活在对方的视线之外,或许是最好的归宿。

他的孩子们都已经去了国外,但他的妻子还留在台湾。就算是为了家里人在他走后能安稳生活,他也得做出这样的提醒。

临走之前,他把自己身后的问题都考虑到了。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几点叮嘱,这些内容仿佛能够印证后人的猜测。

他希望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不要讲排场,更不要出现奢侈浪费的现象。葬礼现场只收挽联,其余东西一概不要准备。

棺椁不要久放,越早出殡越好。灵前供奉木头,不要有鲜花出现。墓碑上要刻上他的思想日记,而且还要刻上他选定的段落。七天之内,家人们要读他的《补心录》。

一言以蔽之,他特意交代,自己的后事要尽可能低调,千万不要引发太多的关注。所有的仪式和环节能省则省,追悼会现在的布置也尽量简单。

阎锡山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逆行倒施。隐藏得再好又如何,最后还是在一方草庐中,默默地等待生命的流逝。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实在不应该看他曾经获得什么,而应该看他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什么。

人所拥有的,可能顷刻间失去,就像阎锡山的财产和军权;但人所贡献的,却能一直被铭刻在人民心中,就好比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

参考资料:

《阎锡山的临终岁月》

厦门卫视

《读者报》

王振华 《阎锡山传》

白化文主编.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 第7卷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