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心理咨询”,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常常是有个人躺在一个躺椅或沙发上,然后有一个穿白色衣服、戴着眼镜、拿着本子、感觉很高深莫测的人,在这个人的旁边问他问题和听他讲他自己的问题和故事……整个过程都是“一个问,一个答”和“一个说,一个听”,这个过程持续将近1个小时。

然而,心理咨询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吗?

由于心理咨询是非常私密的一种个体化服务,所以没有做过心理咨询的人,很难有机会知道心理咨询的过程到底是怎么进行的,也无法真切知道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自然也很难判断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

今天我们就来教你判断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需要心理咨询,但始终没有勇气踏进那个令你不安、紧张又害怕的小房间(心理咨询室);或是,你很想尝试心理咨询的服务,但是不知道自己的状况到底适不适合。那么,这篇文章就会解开你的疑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一个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旅程,一切都必须有强烈的自发性,为什么说强烈的自发性呢?

1.你是自己的主人:因为如果不是你自己想要那个咨询的结果发生,那么不管心理咨询师尽了多大的努力,对你来说都没有效果,成效会非常差,你们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你是你自己的主人,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勉强你做你不喜欢的事。这点和催眠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原因一样,都是建立在自己自愿的基础上。

2.过程很辛苦:真话来说,心理咨询是很辛苦的一个活动。因为你要不断地,从过去的经验中,去重新检视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模式,并且重新架构原本你的内心深处、但对你的生命没有正面帮助的事。这个过程,通常是很痛苦的,因为你要不断地重复去经历那个令你痛苦的感觉,然后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学习对那个创伤事件有新的想法。

重新架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把一件事赋予新的意义

例如,从小到大20多年来,你一直深信你的爸爸对你实施家暴、讨厌和你互动,只是因为你不乖、你不好看、你学习不好……所有都是你的问题,都是你害的,都是你的错。所以,过去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连你自己都讨厌自己。

但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引导你学习重新架构这些“有毒”的信念。你会学习去看到事实是——你的爸爸不懂得调适他自己的情绪,所以他总是使用暴力来处理问题;他不懂得怎么和孩子相处,所以讨厌和你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咨询室的环境是怎样的?

通常,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地方(也就是“咨询室”),为了让你有安全感,一般会布置地看起来舒适、放松,有时会放些可爱的布娃娃,也会放些画作。让环境给人的感觉是舒服的,是为了解缓你紧张的心情。(当然,不同的心理咨询室有着不同的装饰风格,但总体上来说,会尽量给来访者提供舒适、安全、放松的环境和氛围。)

然后由于希望给你安心的感觉,所以在空间上不会太过于空旷,通常是小小的一个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呢?对于这个问题,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有以下三个重要影响因素:

1.由专业人员判断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是由心理咨询师和专业的临床医生来判断的,因为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的心理咨询,已经达到了心理治疗的等级,而且心理咨询师要有临床心理治疗师的执医资格才能为你做心理治疗。

2.要看你当时的病程状况来决定

基本上,只要你愿意学习面对,和处理自己的难题和困难,你就可以去心理咨询。但是如果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就不是随时想要就可以,要看你现在的病程是什么阶段,还有你们要讨论的是什么类型的主题,和你们心理咨询的目标来决定。以我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和催眠工作二十几年的临床经验来说,只有在来访者的心理状况稳定时,才能够进行心理咨询。

3.讨论的主题、目标和深度要客制化

当来访者“发病”时,心理咨询师就不能谈论跟创伤经验太相关的主题,或做太深度的探讨。为什么呢?因为,当来访者处于“发病”的状态时,他的头脑已经很难处理本就处于过山车的情绪状态,头脑的负荷已经太重了,所以更没办法负荷在心理咨询时那种没有麻醉药的强烈情绪痛苦。

如果在来访者的“发病”时期,在心理咨询时讨论太深的创伤主题,反而会给来访者造成心灵和身体上更大的伤害。所以,正规、专业、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也会在这个部分特别小心。因此,咨访过程中“讨论的主题、目标和深度”,也是考量你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文章,主要是整理了荣新奇教授多年以来,从事心理咨询和催眠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来为大家解答“什么是心理咨询”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这两个问题。

当然,如果文前的你并没有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或者你身边有患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心理疾病的亲友,也可以当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