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说自己大字不识一个,是大别山中编筐的“泥腿子”,但就是对识别地图有特别的天分,首长让他在地图上找位置,他很快就能准确的找到,因此得到首长的赏识。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开国少将,他和电视剧中的李云龙差不多,农民出身,不识字,不会带兵打仗,但是他却对用炮有着极高的天分,是天生的炮手,最终凭借出神入化的炮术,成为了开国少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开国少将就是赵章成,赵章成1905年出生于河南洛阳,小时候家里十分艰苦,解决温饱都是问题,更别提学习教育了,在赵章成刚懂事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了,根本没有接受学习的机会。原本他以为会这样平淡的过完一生,然而动荡不安的社会,让他生活的小村庄也不再安宁,在他二十出头时,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百姓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都害怕哪天不明不白的就被人杀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他看到了冯玉祥西北军的招兵告示,他看到告示上给出的诱人条件,想到进入部队不仅不用为温饱发愁,还有军饷可拿,突然就萌生了参加的想法,回家和父母商量过后,就直接去了招兵处,因为他从小就干活,长大后还做了好几年的苦力,身板看着十分结实,再加上他比大多数人都高半头,在招兵处,一眼就被负责招兵的长官看中,直接将他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部队后,赵章成被分配到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当时二十六军急需一批炮兵,因此赵章成直接被分配到了炮营,去学习使用迫击炮,迫击炮的使用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不然不仅打不准,还很可能误伤自己人,因此在正式投入战斗前,他们必须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可把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的赵章成为难坏了,在听教官讲专业知识时,他听的直头大,也因此在教官讲课时,赵章成在下边自己嘀咕起来了,他说道:不就是打个炮嘛,唧唧歪歪的讲个不停,有那么复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这一嘀咕不要紧,却正好被教官听到了,教官当即就让赵章成出列,让他给大家做示范,教官给了他两发炮弹,对着两百米开外的人型标靶说道:你要是打不中,今晚就不用吃饭了。直性子的赵章成想都没想,就拿着炮弹来到了迫击炮前,只见他眼睛瞅了瞅标靶,又调了调迫击炮的位置,接着就是直接装弹发射了,只听“嘭”的一声,远处的标靶随即被炸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章成当时心里想,这也没什么难的嘛。然而他这样的操作,让教官看傻了眼,过了一会,教官才反应过来,教官问赵章成是怎么打中的,赵章成说:俺也不知道,俺以前经常在山里用石头打兔子,眼一瞅,就知道有多远,俺看了标靶,知道了大概距离,就这样的打中了。教官听后心想:这新兵哪里是莽汉,这可是个人才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赵章成正式被编入到了炮营,因为他特殊的天分,还将他任命为了小队队长,后来在长官的强制命令下,赵章成被迫学习了一系列迫击炮使用的专业知识,这也为他后来成为“炮神”打下了基础。赵章成正式投入到战斗中后,一手精准的炮术,为部队解决了不少麻烦。然而就是因为他炮打的太准,每次在打仗前,他都要进行一次祈祷。农民出身的他,是很信奉鬼神那一套的,他因为炮打的准,炸死了不少敌人,他害怕被他炸死的那些人的鬼魂来找他,于是他每次打仗前都要祈祷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起义,加入到了红军,而赵章成凭借他出神入化的炮技,成为了红三军九师炮兵连长,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赵章成加入红军后,作战勇敢,屡建奇功,在1935年红军强渡大渡河时,赵章成靠红军仅剩的三枚炮弹,扭转了战局,也因此毛主席亲自签发命令,授予他“神炮手”的光荣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打响后,赵章成在指导员的引导下,利用红军仅剩的两门迫击炮和为数不多的炮弹,几乎是一炮一个,精准的拔掉了敌人的重火力点,是红军强攻部队成功的登陆到了对岸,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敌人涌现出了大量的援军,而刚刚渡江的红军战士还没站稳脚跟,如果和这批敌人对上,肯定要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章成看了看身边仅剩的三枚炮弹,随后眼神十分坚定的连续射出了三枚炮弹,这三枚炮弹精准的落入到了敌人最密集的三个方向,敌军被炸的人仰马翻,大片的敌人被炸死,剩下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吓的抱头乱窜,生怕下一秒被炸死的就是他们,刚涌现出来的敌军,就这样失去了战斗力,最终红军渡江成功,赵章成也打响了他“炮神”的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赵章成不仅立功无数,还发明了一种“新型炮弹”,1940年,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发起了百团大战,这次对日军大规模的战斗,打的日军只能龟缩在碉堡中不敢出来,因为当时我军缺少重型攻坚武器,对龟缩在碉堡中的日军也是束手无策。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赵章成琢磨出了逼日军出碉堡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将迫击炮炮弹里的弹药倒出来一部分,然后再填进去辣椒面,这样的炮弹打向敌人的碉堡,爆炸后带着浓烈的辛辣味,这样刺鼻的味道很容易就飘进了敌人的碉堡中,敌人以为我军使用了毒气弹,纷纷放弃碉堡,向外逃出,逃出来的敌人不是被击毙就是被俘虏,赵章成也因此再立奇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章成不仅改装炮弹,他还改装了迫击炮的炮筒,抗日战争到了后期,我军自己的兵工厂也能生产火炮了,赵章成还被请去做了技术指导,在他的建议下,我军对82迫击炮进行了改制,在炮尾加了400毫米的尾管,再改用拉火击发装置,在这样的改动下,82迫击炮不仅可以曲射,还能进行平射。要知道当时我军最缺的就是平射炮,这可是攻城的利器,经过这次对迫击炮的改制,极大缓解了我军对直射炮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章成因立下无数战功,职位也在不断的提高,但他从未有过官架子,依然和战士们同吃同住,还将自己对炮在使用上的理解,毫不保留的全都教给战士们。在解放战争时期,赵章成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炮兵主任,第二野战军炮兵第3师师长,抗美援朝战斗打响后,赵章成也在志愿军的序列中,他带领的炮兵,将联合国军打的落花流水,十分鼓舞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授衔时,赵章成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还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虽然赵章成没有带兵打仗的才能,但却将炮兵的领域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炮神”之名当之无愧。1969年11月,赵章成突发心脏病病逝,享年64岁。赵章成去世后,因为他生前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巨大的贡献,破例将他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号室,在他的墓碑前还摆放着两门迫击炮,以此来缅怀赵章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