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秋海棠地图”?历史上的“海棠血泪”是个什么典故?

历史上,民国时期的中国地图,被称作“秋海棠地图”。因为那是他的版图形状,酷似一片海棠的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海棠地图面积为1154万平方公里,他的时间轴跨越50年,从1896年到1946年,包括江心坡、唐努乌梁海、江中六十四屯和外蒙古,这些都属于中华民国的固有法定疆域。

1911年12月1日,外蒙古宣布独立,但是很快又重新回归中国政府。

1921年2月,白俄赶走了中国军队,攻陷库伦。

6月,苏联红军攻入库伦,赶走了白俄。

7月,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但是中国和世界各国都不认可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2月在雅尔塔,美英苏三方在利益的驱动下,私下承认了外蒙古独立。

1945年8月14日,斯大林以拒绝出兵东北为要挟,逼迫蒋介石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6年1月5日,民国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自此,中国的疆域一下就减少了15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的版图由秋海棠一下变成了雄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2002年,台湾当局宣布放弃使用秋海棠地图,“海棠血泪”其实就是指外蒙古独立。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