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人口出生率最高是在1963到1975年,这波人现在已经陆续进入五六十岁了。

大家都知道,医药肯定会受益于老龄化趋势。6月份,我写过的甘李药业《一家值得长期持有的公司》,里面就有提到这个逻辑。

今天要讲一家保健品龙头,同样也是受益于老龄化,目前股价已经极度低估了。

一、几亿潜在客户,市场空间巨大

保健品不是药,但能调节身体功能、改善亚健康,有一定的医药属性;保健品也不是食品,但有些人会长期吃、每天吃,又具有消费品的属性。

医药和消费这两个行业向来是牛股辈出,而保健品板块兼具了医药和消费属性,自然也就具有诞生大牛股的潜质。

从医药属性来看,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关节磨损、微量元素不足等问题,现在很多人都会吃保健品来补充营养物质。

过去这些年,国内保健品市场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保健品市场,但整体规模仍然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而且美国人口才3.3亿,中国有14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国内人口老龄化还将带来几亿潜在新增客户。

2021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有2亿,占比14%。2019年,40~59岁的人口比例高达31%,未来20年这将是一群庞大的老龄群体。

另外,长期熬夜、缺乏运动、工作压力大等情况,造成年轻人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对营养补充的需求也会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消费属性来看,消费升级会推动保健品行业发展。

经济学领域有一个一万美元定律,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之后,就会进入品牌消费和消费升级时代。像美国从1978年就开始进入长达30年的大消费时代;日本保健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10年高速发展期。

中国2019年人均GDP已经站上了1万美元。前几年疫情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不过接下来随着国内经济逐渐复苏,消费升级将会带动保健品市场加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健品有四大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膳食补充剂VDS,国内VDS长期占据90%的市场份额。而欧美国家的保健品一般就是指VDS。

跟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VDS的渗透率和人均消费额还有几倍的提升空间。2022年,我国VDS人均消费22.3美元,日常服用人群占比大约20%;而日、美人均消费分别是85.5 美元和 107.2 美元,日常服用人群占比超过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看,作为老年群体的刚性需求,保健品市场空间巨大,老龄化加速会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一家独大的汤臣倍健

A股上市的保健品公司很少,在营收规模和赚钱能力上,汤臣倍健都是遥遥领先,其他公司没有一个能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膳食补充剂VDS是保健品最主要的细分。我国VDS发展较晚,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其中,汤臣倍健2021年市占率约10%,位列行业第一,而第二的安利市占率只有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汤臣倍健就是保健品行业里的绝对龙头,一家独大,是寡头级别的存在。

1、公司发展历程

汤臣倍健的创始人是梁允超。他在90年代进入保健品行业,那时候国内保健品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

梁允超发现,跟国内“神药”的忽悠玩法不一样,美国的保健品专业名称叫膳食营养补充剂(VDS),是以现代营养学和预防医学作为营养基础,消费者购买这种产品就像其他快消品一样普遍。

之后,梁允超在2002年收购了广州佰健,建立了“倍健”品牌,生产销售各种VDS。

那时候,保健品企业都是直销模式。这种“拉人头”、“洗脑”的忽悠模式一直备受诟病。

汤臣倍健从发展初期就放弃直销,专耕药店渠道,充分享受了2008-2018年连锁药房黄金十年发展的渠道红利。从2007年到2016年,汤臣倍健的营收规模复合增长率高达48%。

2019年,医保新规开始执行,药店渠道保健食品禁止刷医保,汤臣倍健的药店渠道受损。加上溢价收购的澳洲益生菌品牌LSG业绩不及预期,计提了17亿减值损失,做了一次财务大洗澡。

2020年,汤臣倍健轻装上阵,加大对电商渠道的投入,启动线下销售变革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相关变革。产品端,益生菌LSG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2、竞争力分析

经过20年的发展,汤臣倍健已经成为国内膳食补充剂VDS龙头,在产品端、渠道端和品牌端构筑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是“蓝帽子”壁垒。

按照监管规定,正规的保健食品必须具有“蓝帽子”标志。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保健食品仍属于食品范畴,没有“蓝帽子”标识。

这些年,汤臣倍健一直在构建自己的“蓝帽子”壁垒,蓝帽子产品数量遥遥领先。截至2023年4月19日,汤臣倍健注册/备案数量分别为144/154个,竞争对手无限极只有53个,安利72个,Swisse 7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帽子”策略既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又能降低政策风险。未来,随着保健品行业逐渐规范化、监管日趋严格,汤臣倍健将会受益。

第二个是多品牌+大单品战略。

VDS细分功效产品众多,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功能性要求。汤臣倍健采取多品牌策略,针对不同细分领域推出了相应的品牌,基本涵盖了国内VDS所有品类。

汤臣倍健是主品牌,另外还有关节护理品牌“健力多”、眼部健康品牌“健视佳”、护肝品牌“健甘适”、心血管健康品牌“舒百宁”、运动营养品牌“健乐多”,还有并购来的澳大利亚益生菌领导品牌“Life-Space”等等。

汤臣倍健还采取大单品策略,集中资源,配合高举高打的营销策略,让消费者快速认知一个品类,带动大单品快速发展。这既能拉动业绩增长,又能提高品牌知名度,是公司长期成长的核心战略之一。

2017年,汤臣倍健将“健力多”氨糖作为首个大单品,3年后销售突破10亿,之后开始复制大单品策略。目前大单品已经呈梯队式发展,“健力多”是成熟大单品,Life-Space、健视佳是接力高增长的主力,健安适、舒百宁处于培育初期。

2022年,公司营收78.61亿元,其中主品牌“汤臣倍健”营收 44.45 亿元,占比56.6%;“健力多”12.10 亿元,占比15.4%;“Life-Space”国内/境外收入分别为3.03/8.03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公司现在也面临着VDS赛道的激烈竞争。

蛋白粉市场挤着雅培、中粮、Swisse等国内外巨头,已经是一片红海;维生素片领域有善存、拜耳、21金维他;大单品“健力多”既要对抗健安喜、益节两大巨头,还有钙尔奇、拜耳、迪巧等强敌环伺,已经有乏力趋势。除了传统保健品品牌之外,葵花药业、康恩贝、北京同仁堂等药企也纷纷加入。

第三个是全渠道布局。

汤臣倍健是行业内少有的全渠道运营企业。

公司深度绑定药店渠道,覆盖终端网点高达3万家,构建了稳固的线下基本盘,这是公司快速发展起来的核心原因之一。

2017年,在电商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汤臣倍健开启电商品牌化战略,线上渠道的份额快速提升,开启了药店红利后的第二次快速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个是品牌塑造。

在品牌打造上,汤臣倍健通过精准体育营销,塑造品牌力。曾签约刘璇、姚明、谷爱凌等体育界顶流作为代言人,2021年还中标成为中国国家队2022-2025年运动食品及营养品独家供应商。

虽然公司销售费率常年高企,一直被诟病,但其实这个是行业特征决定的。保健品不比药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需要持续投放费用转化消费者,增强品牌影响力。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率的突增,就和需求端疲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估值极低

行业好、企业也好,还要看估值是否合理。评判估值是否合理,主要依据就是企业未来的利润增速。

从2010年上市到2022年,公司营收规模从3.46亿增长到78.61亿,增长了22.7倍;净利润从0.92亿增长到13.86亿,增长了15倍。

13年来,公司股价从156.8涨到了575,股价涨幅远小于业绩增幅。主要原因是公司发行价太高了,上市后市盈率超过9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历史业绩和历史估值来看,2011年到2014年是高速发展期,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60%,高成长支撑公司股价上涨了3倍,市盈率维持在40倍之上;

2014年到2017年迎来牛市,公司市盈率一度上升到60倍。之后受新西兰恒天然事件、监管政策线上销售的冲击,业绩持续下跌,牛市退潮后市盈率回落到30多倍;

2019年计提大额损失,净利润为负;

2020年到2021年,线上渠道变革取得成效,营收重回增长态势,市盈率回到30倍左右;

2022年至今,公司增收不增利,净利润下降,加上医药股出现趋势性调整,股价持续下跌,市盈率跌到25倍附近。

今年三季报,汤臣倍健净利润19.01亿元,同比增长28.28%。假设2023全年利润20亿,目前市值300亿,对应市盈率15倍,十年估值分位为11.3%(东财)。如果2024年公司利润继续增长,估值还会继续下降。

作为膳食补充剂VDS的绝对龙头,公司25倍市盈率是合理的,目前15倍市盈率属于极度低估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总结

总的来看,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保健品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未来20年有几亿潜在老年客户群体。

在国内保健品行业内,汤臣倍健是绝对龙头,在“蓝帽子”壁垒、多品牌大单品战略、全渠道布局、品牌塑造几个方面构筑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市盈率仅15倍,属于极度低估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