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活中,由于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等原因,很多人常常感到困湿浊堆积,导致身体出现嗜睡乏力的状况。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疏肝去湿的方法。本文中,徐医生将介绍4种有效的方法,包括黄耆薏仁汤和艾叶泡脚等,帮助您恢复活力,舒缓身体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剋土,肝气若太旺没有适当的疏泄,则肝气郁结而克制脾胃功能,导致脾胃阳气低下,无法用来推动体内津液运行,产生“湿气”。

再者,冬天人体活动较少,加上现代人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一整个冬天下来,累积不少代谢废物在体内,中医称之为“湿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动疏肝气、升阳气、去湿浊

运动可疏导肝气,使肝气不再郁结,有助于升发阳气,寒流天手脚冰冷,如果活动一下肢体,跑跑步,马上全身就温暖了,体内阳气充足,就能运化掉湿浊,就好比太阳照耀之下,青苔无法继续生存。总之运动可说是困剋星,立竿见影的解决恼人的困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经络、去湿气-艾叶泡脚

用艾叶煮水泡脚可以温经络、去湿气,对于缓解困症状非常有效。艾叶很便宜,可以在中药房买的到。煮一锅沸水,将50克艾叶放入沸水中,再煎煮15分钟,整锅倒入泡脚桶,可再补加水到水淹过膝盖。水温不用过热,以泡脚20分后微微出汗为宜,不要出大汗,出大汗反而伤阳气,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小秘诀-少酸多甘

酸味食物入肝,主收敛,不利肝气疏泄,而甜味食物可以养脾胃,为防止前面所述的“肝木剋脾土”,建议少吃酸味食物,适当的吃一些甘甜食物,如山药、薏仁、大枣、莲子、地瓜、甘蔗…等天然食物都很合适。

但并不是鼓励多喝含糖饮料喔,市面上贩售的冷饮成分複杂,糖分过多,喝多了有害无益,况且吃“冰”的东西,会伤害脾胃的阳气,使体内湿气加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食谱-健脾除湿

黄耆薏仁汤

材料:黄耆10克、薏仁30克

做法:把黄耆、薏仁洗淨放锅内,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煮一小时即可。

功效:健脾除湿补气,把气补足,不但除湿的效果好,精神体力都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茯苓大枣

材料:茯苓20克、大枣5粒、白米1人份

做法:茯苓泡水半小时,大枣切开一半,加上白米,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煮至粥黏稠即可。

功效:健脾除湿安神,提高睡眠品质,使白天精神更好,不再被困所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