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成绩只是暂时的,它不是真正的你们,你们与它截然不同。分数根本无法代表你们,它只是某一瞬间的影像,记录了像数学、英语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更加重要的是,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和年轻人。你们都非常真诚,也要继续坚守这份纯真。优与劣,都不重要。”

看完这部影片后,好多人都说,如果自己的求学生涯遇到了这样的老师,该多好啊,生命轨迹一定会有所不同。

为什么?

因为觉得,自己被「看见」了。

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教育?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

但至少在这部217分钟的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里,你会看见一个带有理想主义的教育乌托邦,还会发现——

「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是一个壮观的过程。」

影片带来的视角,仿佛静静置身于教室一隅,观察巴赫曼和孩子们的交流、沟通。

在那个多元的课堂上,更多都是文化间的碰撞。学生们常常探讨一些社会议题,比如家庭分工、性取向、移民、初恋、宗教。

而巴赫曼从不使用可量化的指标(成绩、分数)去衡量学生的「进步」。每个生命都被视为独特的个体,被立体地认识、欣赏。

他鼓励孩子们学着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与自己相处。

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欣赏生活细枝末节里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