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杜曲村,昆明滇池湖畔一个看似平凡的小村庄,却蕴藏着无尽的故事和乡愁。随着今年9月系列壁画“李昆武漫画乡愁杜曲村”在画家李昆武的精心创作与制作下顺利完成,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杜曲村,找寻、感受那份淳朴而真挚的乡愁。
在李昆武的笔下,在村民家的墙头,每一幅壁画都无比生动,仿佛呼之欲出。这里的山水田野、民居人文被画家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灵动鲜活。从纸上到墙上,从“小画”到“大画”,春城晚报-开屏新闻独家对话曾任春城晚报资深美术编辑、美术摄影部主任的李昆武先生,探究“李昆武漫画乡愁杜曲村”背后的创作故事。
画家在墙壁上描绘乡愁
“我家杜曲村,后山杨梅深,滇池驶小船,祖辈有田耕……”走进杜曲村,绘于村口围墙上的杜曲村全貌图立马引人入胜。画面中,杜曲村的民居、荷花塘宁静祥和,远山的飞鸟与荷叶上的蜻蜓栩栩如生。而旁边一幅《音乐小镇歌舞杜曲》绘着《杜曲迎宾调》的词曲,画面是村民唱歌跳舞奏乐的场景,以明快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展现出杜曲村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一动一静,气氛烘托到这里,已经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这座小村庄细细品味乡愁。
慢慢深入村庄,巨幅《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映入眼帘,仿佛往日里杜曲村民挑着担子,背朝夕阳匆忙归家的场景就在眼前;一幅《金色的童年》让儿时在打谷场上躲猫猫的美好回忆浮上心头;连接了两栋民居的《赶街图》热热闹闹,让人感觉已经置身于喧嚣的集市当中;《乡土三百六》中,每一幅生动的小画都配有方言,“捡菌儿”“崴花灯”“撮虾”“轰雀”……满满一面墙全是属于老昆明人的记忆。
大大小小数百幅壁画,被杜曲村民们视若珍宝,当人们驻足观赏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而这一幅幅壁画,也正是李昆武心中深深的、淳朴的、源自心底的乡愁。今年3月,李昆武作为“滇池文化大使”受邀来到杜曲村,历时半年多,在民居的白墙上勾勒出杜曲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李昆武告诉记者,原本只是计划在村子里办画展,来到杜曲村后,决定干脆画在墙上。于是,为了节省路上往返的时间,李昆武就在杜曲村住下,深入村民的生活点滴。“我来了以后,村民都很高兴,很欢迎我,他们觉得能在画上看到他们过去的生活,感到很亲切,而我也是用这种方式来回报乡土。”
壁画被村民们视若珍宝
“相传元朝,有尚姓、李姓二人结伴云游,来到此地,只见眼前一片山水雾气。于是,他们开荒种地,成家立业,起了个名字叫‘二家庄’。随后,又有杜康徒孙入住,特产酒曲,闻名四乡,故正式得名‘杜曲村’至今。”在《乡村史话》中,李昆武记录了杜曲村的悠久历史。
而绘着这幅历史画卷的民居,正是村民张奶奶的家。此前,李昆武到村里画画的时候,她每天都会在旁边看。“他就在我面前画,画得太好了。之前周末的时候,好多人来村子里看壁画,还有大巴车拉着来的。”张奶奶笑着说,“我家门前都有好多人来拍照呢。我们也喜欢,游客也喜欢。”
村民尚先生正在收拾着自家的小院,他家的墙上“贴”着大红的喜字,“挂”着熏鸡、腊肉和香肠,“堆”着丰收的瓜果,还有一群村民欢快地载歌载舞,两层楼高的屋子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这正是李昆武所绘的《杜曲祝愿图》与《丰衣足食图》。
“我之前就知道李昆武老师了,他画的《云南十八怪》家喻户晓。他来到我们村子里作画我们都非常高兴,他也经常会问问我们村子里的事情。”尚先生告诉记者,这些乡居壁画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工作日人流量少一点,周末就多了。到周末我家都会做一些烤包谷粑粑出来卖。”
虽然是工作日,记者在杜曲村仍遇见了不少游客。王阿姨和李叔叔来自四川成都,在昆明游玩期间,王阿姨的妹妹带着他们来到了杜曲村。“画得好,画得好,生活气息浓厚,能反映民俗。”李叔叔一边拍照一边说道。“这些方言我们也看得懂,什么‘渣渣精精’,我们也说得。”
作为昆明本地游客的徐先生同样是第一次来到杜曲村。在他的眼中,杜曲村的壁画尤其能表现出老昆明人的生活特色。“这个小村庄很宁静,李昆武老师的画作会提高它的知名度,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好。”徐先生是一位骑行爱好者,他表示,周末的环滇途中又多了一个值得一探的好地方,并说要带妻子来这里看看。
【开屏对话】
记者:您对杜曲村的第一印象如何?听说您儿时也曾有过滇池湖畔乡居的经历?作为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中国漫画家,您通过画笔让无数国内外读者对中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这次为什么会选择回到成长之地来创作这一系列的乡愁漫画?
李昆武:我小时候也在滇池边的一个村子生活过,叫小河口,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小村了。第一次走进杜曲村,我就感受到了一种乡土的、古朴的、原生态的气息,没有被商业化,我很喜欢。 从小,我就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一直到青年,进入报社工作以后,也会经常到基层、到农村工作生活,所以我对乡愁乡情的创作也贯穿了几十年。后来我的一些关于云南、老昆明的漫画创作受到海外欢迎,我也在海外出了很多书,办了一些画展,希望让我们的文化、民俗让更多人了解到。但是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把这些诉说乡愁的漫画搬回家乡来,那么这次的创作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记者:对于您来说,这样在乡村创作壁画的经历是不是第一次?这次的创作和以往的创作经历相比,有哪些不同?您在绘制壁画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您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李昆武:因为以前我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壁画,所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房屋墙壁,上百平方米的这种,从来没有画过。开始我也没有把握,只能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摸索。 我觉得遇到最大的问题首先是视觉角度不同,以往我在纸上画,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整体效果,但是壁画需要有一定距离才能看得出,刚开始很难去把握,比如一个图形到底要画多大,这需要不断去适应。 第二个问题,因为墙上不能做太多的底稿,我基本是没有做草稿,凭感觉来,即兴边走边创作。 第三个问题,在户外作画,颜料上墙后很容易掉色。尤其的黄颜色,特别像《金色的童年》上面的那些草垛,画了没多久就淡了,我又想办法把颜色重新补上去。 还有,乡愁是一种很复杂、很丰富的情感,那么就需要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来表达。这些壁画中有黑白的,有彩色的,有漫画,还有水墨画,我想尽可能多样化。
记者:您在创作的过程中与杜曲村的村民同吃同住,有哪些人和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创作的灵感?与村民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李昆武:刚开始,我更偏向一些乡土的风景画,故事性还不是太强。但是在画的过程中,就了解到这个村子上有很多很生动的东西。比如说最直接的,有村民告诉我,他们村子里有头大白牛,很稀奇,村民都引以为傲,我就把这个大白牛的形象表现出来了。 还有我每天画画时,都会遇到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从我身边走过,我觉得很感人,正好路边上有一堵墙,我就在墙上实景绘画。画上街道就是真实的街道,人也是真实的人。村民最喜欢这幅画。艺术源于生活,源于民间,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体现。 我能感到村民很高兴我来村子里作画,对我也越来越接受,经常给我送来一些蔬菜水果。我画画的时候,路过的村民都跟我打招呼,小娃娃去上学,看见我也会喊句“老爹”。 有时画画顾不上,我头还来不及回就答应了,和他们相处得越来越自然。后来,杜曲村授予我首位荣誉村民的称号,村民们还常常联系我,让我回去坐坐。
记者:您在壁画中描绘了许多乡村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也融入了许多传统元素,如农耕文化、手工艺文化等,您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乡村文化的精髓,将杜曲村的特色和文化融入漫画作品中的?“漫画乡愁杜曲村”是种什么类型的壁画?
李昆武:这些壁画中,有一个主题叫作“原生态时代”,在这个主题中我画了放养牲口、小娃娃背着箩筐去捡粪、放学回家写作业要点油灯等,都是现在几乎已经消失的一些现象,我原来都经历过,所以如果不把它们记录下来,就真的要被遗忘了。 还有一个主题叫“杜曲往事”,画的就是杜曲村的故事了。比如《乡村晚会》,杜曲村本身定位就是“音乐小镇”,以及那对老夫妻、大白牛、戴着阴丹蓝头巾的母亲形象、农村特有的油菜花田等,都是属于杜曲村或者云南农村一些个性的东西。 所以这些壁画基本上属于一种叙事壁画。我们通常看到的壁画一般分为宣传类、广告类和视觉观赏类。一开始我也没有意识到,后来有专家看到了,说我画的这些壁画是一种很少见的叙事壁画。
记者:您认为这次的创作对于当地的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会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接下来还会有类似的创作计划吗?
李昆武:文化艺术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昆武漫画乡愁杜曲村”作为一项文化艺术公益项目,我希望通过它能够更好地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我认为,我先做记录,先把自己能做的做好,至于以后会产生什么效应或者结果,顺其自然。但是我特别希望年轻的一代也能对这些乡愁漫画感兴趣,希望他们了解一下我们曾经的生活,我们城市的昨天,我们的乡愁乡情。 到目前为止,(“李昆武漫画乡愁杜曲村”)第一期是完成了,至于还会不会继续绘制第二期,我还要休整一下,听听各方面的意见。第一期如果大家看了以后觉得不过瘾,可以到杜曲村村民们自发筹办的“昆武作品阅览室”,那里有一些我的补充作品,也可以同大家分享乡愁乡情。
【名家名片】
李昆武,云南昆明人,曾任《春城晚报》资深美术编辑、美术摄影部主任,后任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他凭借 《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全三册)》漫画三部曲,入围“漫画奥斯卡”法国昂古莱姆大奖,同时荣膺法国圣马洛图书展“最受读者欢迎奖”和“历史会晤”文化节最佳历史类漫画大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漫画家,2022年3月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今年3月,他受聘“滇池文化大使”,多次专门深入滇池沿岸村庄调研、采风。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费丹艺 熊波 文 高伟 摄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