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薛婷婷

我生长在农村,童年里的村庄是淳朴的、自然的。走进村庄,到处都有柴草垛,它们堆在院子里、胡同、场院、村头,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方的圆的,或站或蹲,包围着乡村、依偎着房屋、亲切着乡亲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忆中,我们村子里每家的柴草垛一般都堆在大门口外的一处空地上,秋天的柴草垛是一年中最丰满的时候。因为,秋天粮食收获后,人们开始把玉米秸秆捆好,上垛。那些年,因为粮食产量低,所以玉米的秸秆也不多,还要把牲畜过冬的饲料留够,剩下的才能做柴草用。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柴放在首位,其地位可见一斑。农家人视柴草像粮食一样重要。除了玉米秸杆,其它植物的秸秆也被人们统统收割回来,放在柴草垛上。

因为收获的秸秆有限,一般情况下冬天舍不得用。农家人在秋天到树林子里搂树叶,挑回家,放在院子里的一角。冬天用树叶烧火炕热得时间长,优点很多,所以,树叶作为烧柴也很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春天,捡拾的树叶烧光了,大门口堆放的柴草垛日益减小,父母看见消瘦的柴草垛心里发慌。如果这点柴草烧没了,到了青黄不接的季节怎么办?春风吹化了土地,农家人开始刨地里的茬子,补充低矮的草垛。把茬子从地里刨出来,茬子上带着一个大土块。两只手拎着两个茬子在一起碰撞,上面的土才能碰掉。打茬子的活又脏,满脸都是灰土,可我们把打完的茬子拉回家上垛,看见柴草垛又高大起来,觉得特别欣慰。

在农村,柴草垛不仅是一道景观,还是一家人日子过得怎样的标志。谁家的柴草垛高大丰满,就说明这家人勤劳能干,日子过得殷实、富裕。谁家的姑娘找对象,连柴草垛也是衡量的标准之一。

小时候,柴草垛是孩子们的乐园。我们玩捉迷藏时总把柴草垛当成隐蔽物,钻进去不易被发现,可是出来时,却是满身柴草,像个稻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春时节,老人们习惯在柴草垛边晒太阳,他们有的依偎在柴草上,有的坐在柴草上,一点也不觉得凉。阳光映红了他们的脸庞,说着南村北屯子的趣事,说着家长里短,也有的谈古论今,说到兴奋处,一阵大笑。

柴草垛是最好的风水处,连家禽对柴草垛也情有独钟。那些老母鸡吃饱喝足后,迈着矫健的步伐,在柴草垛边寻觅一处宝地作为自己心仪的“产房”,偷偷地把蛋下到窝里,趁人不注意时悄无声息地走出来。有一天,当母亲抱柴草时,得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十几个鸡蛋密密麻麻摆放在那里。母亲骂道:“可恨的芦花鸡,怪不得这些天看不见它下蛋。”但看见眼前的鸡蛋,她不快的心情顿时云消雾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的柴草垛,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领略过多少乡间的风景,沾染过多少庄稼人的情愫,聆听过多少四季之歌!

喜欢就点个赞吧!

编 辑:林月

出 品: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

偷得片刻之闲

与您悦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