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在办事大厅“发飙”,撕破了谁的脸?
原创 李万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必须撕破脸!
他们不是端着脸,很拽、很要脸吗?
最有效、最不得已的办法,就是把他们脸上的那层伪装撕破,露出真实的嘴脸。
有一位敢于撕破工作人员伪装女士,就让人肃然起敬!
网传,江苏常州一女士去办事大厅办事,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多次要求她提供各种证明文件,让她感到很纳闷、很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子当场“发飙”,把一沓材料往桌子上一摔,怒问:“我根据你们的条件,所有东西都拿过来了。然后,你们一会儿说要身份证,一会儿说要护照,为什么不一次性说呢?真的是......”
搞笑的是,就在女子“发飙”的那一刻,办事大厅的电子屏幕上正好滚动出“一件事一次办”的字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人评论道:“这不是讽刺吗?”“怎么能说一套做一套呢?”“宣传口号和实际操作有明显的差距”“以最小的权力,最大限度地为难他人”......
此事发生在江苏常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也是营商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怎么也出现这样的事儿?
不应该啊!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实行“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多个事项“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
同时要求,严格落实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协同监管机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实现无缝衔接。
常州的这个办事大厅,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把“一件事一次办”挂在了墙上,打到了屏幕上。
唯独,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一次告知”了吗?更没有!
这恰恰说明,营商环境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创造出来的,也不是只要一阵子好就算营商环境好,更不是检查时效率很高、不检查时就一塌糊涂。
这名女子“发飙”,虽是发泄不满,实际上也是对服务窗口工作的极大促进。如果没有这场“火”,就不可能烧掉行政服务过程中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机械主义。
群众来办事,也是要费时费力的,如果能够把需要的事项“一次告知”,就能大大减少他们的工作量,就能让群众少跑路。
不让群众多跑路,不能只打在字幕上、挂在墙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
假设一下,那名女子如果是这个办事人员的上级、亲戚、朋友,能不能“一件事一次办”?
答案很明确,也很唯一。
所以,政策、规则再好,也搁不住几个“装13”的办事人员糟蹋。
难怪“办事难”,难就难在某些机构的“歪嘴骡子”,最善于把好经念歪;难就难在一些工作人员“看人下菜”,你如果也有一定的地位,肯定会一次把事办妥。
三年暂时困难时,民间有个顺口溜:娃儿娃儿快点长,长大当个司务长。
司务长不是啥官,为什么要当司务长?
原因是,县官不如现管,司务长管着大锅饭,叫你吃饱就能吃饱,叫你饿肚子就能肚子。好比现在的某些机构的工作人员,虽不是这长那长,也不是这主任那主任,但“刁难”人总有一套。
早几天在某地采风,一打工仔如此教子:娃儿娃儿,要听爹的话儿,好好学习考个碗,咱也去当GW 员。
那位打工仔的话,其实也没错。
这个世界永远没有公平而言,弱肉强食是生活的法则,你如果不实现阶层跨越,办什么事都没有容易二字。
只有强者,外界才能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