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妹,回到老家时显得格格不入,时尚还是土气?

1990年代,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十分迅猛!吸引了全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年轻人。

“孔雀东南飞”“要发财到广东”,是90年代最流行的口号。广州火车站、广州越秀南车站、深圳罗湖火车站……大量打工仔、打工妹来到广东,开始了自己的财富梦!

从广州、佛山、中山,到深圳、东莞、惠州,一大片都是工业园区。电子厂、服装厂、玩具厂、家具厂,多得数都数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妹,对于“时髦”二字有自己的理解,只是如今都老了

在连片的大型工厂里,需要大量流水线工人。工人超1000人,甚至上万人的大型工厂,在广东随处可见。

农村大量低学历的年轻人群,她们有耐心、肯吃苦、喜欢加班,为90年代制造业的繁荣,付出了自己的辛劳和努力。

工厂喜欢招收25岁以下的年轻工人,他们精力旺盛,尤其偏爱女工,因为好管理,不会轻易惹麻烦。她们住的宿舍,每间5个上下铺,一共要住10个人。

当时有一个名叫迈克尔·沃尔夫(1954-2019)的德国摄影师,在90年代时使用专业相机,拍摄了90年代的打工妹、打工仔。下面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妹,为了赚更多钱经常加班,赚钱都没时间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妹,赚了钱也舍不得花,要寄回老家的父亲母亲。她们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仔,尽管在外面也是穿得西装革履,但是他们的老家仍是破破旧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妹,虽然穿得非常时尚,但在老家的农村环境中,显得充满违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妹,一顶帽子、一个品牌包包、一条超短裙、一双皮鞋,也能彰显女人独有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仔,虽然一个个都穿上了西装,但看上去还是有些土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仔,离开火车站时,总是肩上大包小包。当时还不流行乘坐高铁,私家车也还没开始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妹,喜欢穿增高皮鞋,有的追求个性也会做个染发,一条超短皮裙,甚至有的还学会了抽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的打工妹,当年龄大了会离开广东,回到老家把自己嫁了。一辈子很短,如今她们都已经年迈,进入人生的晚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当时那批只有20多岁的打工妹,早已结婚回到老家发展。由于年龄已经很大,到了退休的年龄,大多已经不再打工。

回到农村的90年代打工妹,要么守着一亩三分地,要么在家带孙子孙女。但是他们对我国制造业的贡献,不应该被后人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