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肺结节”成为了健康体检的一个“热词”,因为它的表现具有多样性,且存在个体化差异,判断良、恶性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不同专业的医生给出的诊治策略往往存在一定差异。
有了肺结节如何规范就医?如何让患者不出区就享受到“一站式”诊疗?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的做法是,开设“肺结节多学科门诊”,依托多学科优势,由胸心外科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牵头组织,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共同参与,根据肺结节影像学表现和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肺结节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连续性治疗方案。
多学科专家坐诊 缓解患者焦虑
“我上网查了一下,很多人都说肺结节是肺癌前期,磨玻璃结节恶变的比例更大,动刀的话影响肺功能,复发率还很高。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总不能干等着动刀吧?”今年3月,37岁的江津市民刘女士在体检中查出左下肺叶磨玻璃结节5mm,拿到检查报告单,刘女士第一时间在网上进行搜索了解肺结节的相关知识,可越看越焦虑。
多学科专家会诊。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供图
“肺结节不等于肺癌或早期肺癌,不必过度焦虑。首次做胸部CT发现的肺部小结节90%以上都为良性,且良性的肺小结节是不需要临床干预更不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很多肺结节是岁月留下的瘢痕,就像脸上长了一颗痣,是肺部陈旧性改变或者良性结节。”4月,刘女士来到重庆大学江津附属医院“肺结节多学科门诊”就诊。重庆大学江津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刘兴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牟江、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唐卫军、放射科主任周军与病理科主任裴志刚现场共同讨论会诊。
面对患者焦虑的情绪,各位专家首先进行了劝慰,仔细听取患者讲述的病史后,认真阅读了患者胸部CT,结合患者年龄、吸烟史、职业暴露史、一级亲属肿瘤家族史以及患者临床表现等,综合深入讨论后,给出患者详细的治疗及随访建议。刘女士立刻消除恐惧,对医院肺结节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赞不绝口。
“半年后经复查,这名患者的肺结节已经被身体吸收,消散了。”刘兴元表示,发现肺结节不要慌张,通过“肺结节多学科”门诊,可以接受来自不同科室多位专家主任的诊疗,免去患者在多个科室之间来回奔波、反复排队候诊而耗费的大量精力和财力,就医更便捷、更高效。同时,经多学科专家会诊后,若需要进一步检验、检查可一并开具,若需住院进一步诊疗,则可根据病情直接预约相关专科床位等。从今年2月份开诊至今,该门诊已构建起“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肺结节全流程一体化诊疗服务。
实现“早诊早治”患者家门口看好病
对于肺癌,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诊治,这是“肺结节多学科门诊”开设的目的,也是其意义所在。
今年10月,家住九龙坡区西彭的居民汪先生像往常一样,定期来到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复查肺结节,检查提示,他左上肺结节发生变化,对此,医院“肺结节多学科”专家就结合患者病史及就诊资料进行会诊、讨论,并结合当前医学发展前沿,为汪先生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胸腔镜下解剖性肺亚段切除术及淋巴结采样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术中病理检测,他是微浸润性腺癌,及时有效地治疗也让患者实现了早诊、早治、早好。”刘兴元介绍,“肺结节多学科”门诊由医院胸心外科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牵头,在治疗方面,主要由胸心外科执行。为了让患者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科室先后派遣医生到陆军军医大学特色医学中心、上海交大附属胸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地进修、学习,掌握了胸外科最前沿的医学诊疗技术。
建立多学科工作机制 提供最佳诊疗方案
2023年2月10日,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正式授牌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成立肺结节诊疗分中心。医院依托多学科优势,联合胸心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放射科、肿瘤科、病理科等各科专家,根据肺结节影像学表现,结合高危因素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估,为肺结节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连续性、全程化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及时处理和合理治疗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避免过度治疗造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
研讨会现场。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供图
多学科联合诊疗不仅是工作模式的创新,更是多学科联合诊疗工作机制的建立和持续提升肺结节诊疗质量的联动。
6月13日,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肺结节多学科门诊管理研讨会在外科楼14楼胸心外科学习室举行,来自医院多个学科的12名专家齐聚一堂,就医院肺结节多学科门诊管理工作开展讨论。
“考虑到年纪大、不耐受的患者,我们近期开展的新技术是微波消融术,就相关情况我跟大家介绍一下。”会上,医院多学科就肺结节患者诊疗过程中检验、检查、住院等流程优化方案进行了交流和确定。并就新技术开展、手术方案,与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事实上,定期开展多学科研讨会只是“肺结节多学科门诊”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的一个缩影。刘兴元表示,多学科联合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给患者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让就医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下一步,“肺结节多学科”门诊将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加大肺癌防治科普教育力度,同时,积极发挥多学科优势和影响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患者不用出区也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蒋永劲)
热门跟贴